脑洞阐史观|长孙无忌势单力孤?关陇集团去哪了?,唐高宗“废王立武”大辩论
唐高宗永徽六年(公元655年)九月 , 关于“废立皇后”问题 , 朝廷上爆发了一场大辩论 。
正方一辩唐高宗 , 首先表示:“王皇后没有子嗣 , 而武昭仪有子 , 朕要立武昭仪为后 , 公等以为如何?”
反方褚遂良 , 在长孙无忌的授意下 , 立刻提出两个论点进行反驳:一是 , 当年太宗皇帝临终时 , 曾言道:“我好儿、好新妇今将付卿 。 ”先帝之语 , 言犹在耳 , 怎可违背先帝之命 。 第二则是 , 皇后未闻有过 , 岂可轻废!——高宗李治则哑口无言 。
第一回合 , 长孙无忌一方胜!
文章图片
长孙无忌与褚遂良
第二天 , 辩论继续进行 , 唐高宗再次提出“废王立武” 。
而褚遂良则推陈出新 , 又提出了两个新论点:第一 , “陛下必欲易皇后 , 伏请妙择天下令族 , 何必武氏!”言下之意 , 武昭仪门第太低 , 配不上您 。 第二 , 武昭仪曾经侍奉过先帝 , 陛下岂能遮掩天下人的耳目?——这话说的太狠了!
此番言论 , 也让躲在帘子后的武昭仪大怒道:“何不扑杀此獠!”而长孙无忌则在此时 , 悠然说道:“褚遂良是顾命大臣 , 有罪不可加刑!”
第二回合 , 长孙无忌一方再次胜利!
然而 , 谁又能想到 , 在随后的辩论中 , 看似形势一片大好的长孙无忌一方 , 却出现了严重且奇怪的问题 , 以至于竟满盘皆输 。
那么这个严重且奇怪的问题是什么呢?奇怪一:长孙无忌势单力孤只有四位宰相苦撑局面
没错 , 在随后的辩论中 , 算上长孙无忌 , 也只有四位宰相明确表示 , 反对“废王立武” 。 褚遂良算一个 , 另两个则是韩瑗和来济 。
在两回合辩论结束之后 , 韩瑗趁热打铁 , 连续多天上书反对立武昭仪为后 。 其中言辞 , 颇为过激:“匹夫匹妇 , 犹相选择 , 况天子乎!……《诗》云:‘赫赫宗周 , 褒姒灭之 。 ’每览前古 , 常兴叹息 。 ”
这是将武昭仪比作了褒姒 , 劝高宗皇帝不要贪恋美色而最终败国 , 为天下笑 。
来济也上表进谏:“王者立后 , 上法乾坤 , 必择礼教名家 。 孝成纵欲 , 以婢为后 , 使皇统亡绝 , 社稷倾沦 。 ”依然是用典故 , 来劝高宗皇帝吸取前车之鉴 , 不要立门第卑微的武氏为后 。
言辞虽然犀利 , 然而问题却是 , 自此之后 , 长孙无忌一方就再也没人继续进谏了!
文章图片
唐高宗与武媚娘
而反观武昭仪一方呢 , 通过拉拢、收编、重赏等等方式 , 迅速组成了自己的襄赞集团 。 先是英国公李勣投下了关键一票 , 表示立后一事是“陛下家事 , 何必更问外人!” 。
然后 , 早就倒向武昭仪一方的新任礼部尚书许敬宗 , 又在朝廷上下大肆鼓吹:“田舍翁多收十斛麦 , 尚欲易妇;况天子欲立一后 。 ”这话传到高宗那里之后 , 更加坚定了他废后的决心 , 随后将褚遂良贬出京城 , 为潭州都督 。
决战进行到此 , 只有四位宰相明确表示反对“废王立武” , 并苦苦支撑着局面 。 褚遂良被贬之后 , 他们则更加孤立无援了 。
那么所谓的“关陇集团”去哪了呢?奇怪二:王皇后被废长孙无忌不再力争了
见局面好转 , 唐高宗于永徽六年十月正式下诏 , 废掉王皇后:“王皇后、萧淑妃谋行鸩毒 , 废为庶人 , 母及兄弟 , 并除名 , 流岭南 。 ”
所谓王皇后“谋行鸩毒” , 实是罗织之罪 , 然而一直站在王皇后这边的长孙无忌和他的集团 , 竟然对此没有发声表态 , 既没有替王皇后喊冤 , 也没有再次进谏 , 来阻止武昭仪为后 。 前者或许因为王皇后大势已去 , 但却为何没有阻止武昭仪为后呢?实在让人不解 。
要知道 , 长孙无忌此时已然是第一权臣 , 废立皇后的圣旨又是怎么通过中书省、门下省 , 顺利颁发的呢?
- 小百历史观|野心太大,下场很悲惨,勾践的越国后来怎么样了?事实证明
- 底层史观本尊|闲工夫教民工八卦,意外获得以一当十的精兵,王阳明为王越修坟墓
- 梅溪沐雪客|李世民的发妻长孙皇后胞兄长孙无忌的结局
- 一度历史观|怎样加强长安的治安管理?官府有4方面“硬核”制度,在唐代
- 那些年那人那事|为何魏征敢惹怒唐太宗?背后原因让人心酸,长孙无忌都不敢违逆
- 叶阳的历史观|这三个相比哪个的实力更强一些,刘邦集团、李渊集团、朱元璋集团
- 叶阳的历史观|孝庄太后有没有留后手,如果康熙擒鳌拜失败
- 叶阳的历史观|是个人都在“惦记”他的老婆,三国最惨的人是秦宜禄吗
- 叶阳的历史观|让乾隆稳坐63年江山,雍正临死前下了两道什么密旨
- 叶阳的历史观|中国军队打进日本东京,会发生什么,假如抗日战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