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刘备对待关羽张飞有无亲疏之分,两段情节道出真相

【爱历史】刘备对待关羽张飞有无亲疏之分,两段情节道出真相
文章图片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七十八回 , 发生在关羽遇害之后 , 相关人物分别为刘备、诸葛亮和关兴 。 原文如下:
【爱历史】刘备对待关羽张飞有无亲疏之分,两段情节道出真相
文章图片
却说汉中王闻关公父子遇害 , 哭倒于地;众文武急救 , 半晌方醒 , 扶入内殿 。 孔明劝曰:"王上少忧 。 自古道死生有命;关公平日刚而自矜 , 故今日有此祸 。 王上且宜保养尊体 , 徐图报仇 。 "玄德曰:"孤与关、张二弟桃园结义时 , 誓同生死 。 今云长已亡 , 孤岂能独享富贵乎!"言未已 , 只见关兴号恸而来 。 玄德见了 , 大叫一声 , 又哭绝于地 。 众官救醒 。 一日哭绝三五次 , 三日水浆不进 , 只是痛哭;泪湿衣襟 , 斑斑成血 。
【爱历史】刘备对待关羽张飞有无亲疏之分,两段情节道出真相
文章图片
【爱历史】刘备对待关羽张飞有无亲疏之分,两段情节道出真相】孔明与众官再三劝解 。 玄德曰:"孤与东吴 , 誓不同日月也!"孔明曰:"闻东吴将关公首级献与曹操 , 操以王侯礼祭葬之 。 "玄德曰:"此何意也?"孔明曰:"此是东吴欲移祸于曹操 , 操知其谋 , 故以厚礼葬关公 , 令王上归怨于吴也 。 "玄德曰:"吾今即提兵问罪于吴 , 以雪吾恨!"孔明谏曰:"不可 。 方今吴欲令我伐魏 , 魏亦欲令我伐吴 , 各怀谲计 , 伺隙而乘 。 王上只宜按兵不动 , 且与关公发丧 。 待吴、魏不和 , 乘时而伐之 , 可也 。 "众官又再三劝谏 , 玄德方才进膳 , 传旨川中大小将士 , 尽皆挂孝 。
【爱历史】刘备对待关羽张飞有无亲疏之分,两段情节道出真相
文章图片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 , 关羽在荆州遇害身亡 , 刘备得知这一消息后悲痛欲绝 , 终日痛哭不止 。 此时 , 诸葛亮告诉刘备 , 东吴将关羽的首级献给了曹操 , 曹操以王侯之礼下葬 。 诸葛亮认为这是东吴想故意将关羽之死嫁祸给曹操 。 但曹操识破了东吴的用意 , 厚葬关羽是为了让刘备将怨恨对准东吴 。
【爱历史】刘备对待关羽张飞有无亲疏之分,两段情节道出真相
文章图片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 , 是刘备口中的"誓同生死" , 意为发誓同生共死 。 形容关系密切 , 不能拆散 。 这也是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
【爱历史】刘备对待关羽张飞有无亲疏之分,两段情节道出真相
文章图片
小说中提到的关羽遇害后东吴与曹魏的行动 , 是符合历史记载的 。 《三国志·关羽传》注引《吴历》载:"权送羽首于曹公 , (曹操)以诸侯礼葬其尸骸 。 "孙权此举的目的也正如小说中诸葛亮所说的那样 , 是"东吴欲移祸于曹操 , 操知其谋 , 故以厚礼葬关公 , 令王上归怨于吴也 。 "罗贯中如实地将真实的历史写进了小说当中 , 再通过诸葛亮之口到道出了孙权此举的真正目的 。
【爱历史】刘备对待关羽张飞有无亲疏之分,两段情节道出真相
文章图片
至于小说中提到的刘备与关羽、张飞"桃园结义"之说 , 则是文艺作品的虚构 , 并非历史的真实 。 查阅《三国志》相关记载 , 虽然有刘备与关羽、张飞等人"恩若兄弟"的记载 , 但却从未有过"结义"之说 。 所谓的"桃园结义"只不过是宋元时期民间艺人们发明创作出来的故事 。
【爱历史】刘备对待关羽张飞有无亲疏之分,两段情节道出真相
文章图片
对比了历史与小说的差异 , 再来谈谈小说中的刘备与关羽、张飞的关系 。 小说第八十一回中有一段描述 , 可以看出刘备对于这两位弟弟的态度 。 现摘录如下:
【爱历史】刘备对待关羽张飞有无亲疏之分,两段情节道出真相
文章图片
侍臣奏曰:"阆中张车骑部将吴班 , 差人赍表至 。 "先主顿足曰:"噫!三弟休矣!"及至览表 , 果报张飞凶信 。 先主放声大哭 , 昏绝于地 。 众官救醒……先主哀痛至甚 , 饮食不进 。 群臣苦谏曰:"陛下方欲为二弟报仇 , 何可先自摧残龙体?"先主方才进膳 。
孔明与众官再三劝解 。 玄德曰:"孤与东吴 , 誓不同日月也!"孔明曰:"闻东吴将关公首级献与曹操 , 操以王侯礼祭葬之 。 "玄德曰:"此何意也?"孔明曰:"此是东吴欲移祸于曹操 , 操知其谋 , 故以厚礼葬关公 , 令王上归怨于吴也 。 "玄德曰:"吾今即提兵问罪于吴 , 以雪吾恨!"孔明谏曰:"不可 。 方今吴欲令我伐魏 , 魏亦欲令我伐吴 , 各怀谲计 , 伺隙而乘 。 王上只宜按兵不动 , 且与关公发丧 。 待吴、魏不和 , 乘时而伐之 , 可也 。 "众官又再三劝谏 , 玄德方才进膳 , 传旨川中大小将士 , 尽皆挂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