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砥平里战役:志愿军丢了16门重炮,邓华大怒:团长撤职

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期间的砥平里之战 , 志愿军1万人包围美、法联军约6000人 , 最终未能完成歼敌目标 , 被迫撤出战斗 , 此役暴露了志愿军火力不足的弱点 , 美军则发现用坦克防御可以有效抵挡志愿军的进攻 。
1951年2月初 , 志愿军从三七线一带战略后撤、美军发起反攻期间 , 志愿军的部署是东打西顶 , 东线和中线7个军反击敌人 , 减轻西线部队的压力 。 砥平里位于横城和杨平之间 , 南汉江北岸 , 被敌人进占 , 有美军1个团、某炮兵部队、坦克部队和法军1个营 , 约6000人 。
【历史故事】砥平里战役:志愿军丢了16门重炮,邓华大怒:团长撤职
文章图片
2月13日结束的横城反击战歼敌甚众 , 迫使向北冒进的敌军退缩到原州、宁越一线 , 只有西边砥平里的敌人没跑 。 邓华指挥的东集团(13兵团)决定以优势兵力围歼砥平里之敌 , 为此出动了39军、40军、42军各一部 , 总共8个团 。
光看这架势容易引起误会 , 所以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声称 , 志愿军两三万人没打下砥平里 。 实际上 , 第三次战役结束后 , 13兵团连续作战数月 , 战斗伤亡加上严重的冻伤 , 平均每个团只剩下1500人左右 , 个别团只有六七百人 。
《抗美援朝战争史》记载 , 2月13日晚 , 投入砥平里战斗的6个团总兵力只有1万出头 , 某炮兵团配属主攻部队参战 , 每门炮只有二三十发炮弹 。
【历史故事】砥平里战役:志愿军丢了16门重炮,邓华大怒:团长撤职
文章图片
砥平里的敌军早修筑了防御工事 , 炮火凶猛 , 全机械化 , 用坦克、装甲车和卡车组成防御圈 , 照明弹彻夜不熄 , 美军出动大批飞机增援 , 更不用说还有不顾一切地向砥平里增援的地面部队 。
总之 , 志愿军的火力不足以吃掉敌人 , 打了3天 , 拿不下砥平里 , 敌人增援的坦克部队也冲进去了 , 最后志愿军只得撤出战斗 。
曾任志愿军司令部作战处副处长的杨迪回忆 , 砥平里攻坚失利后 , 邓华发了火 , 原因是配属作战的炮团撤退中处置不当 , 丢了一些大炮 。 杨迪写的回忆录《在志愿军司令部的岁月里》提到了这件事 。
【历史故事】砥平里战役:志愿军丢了16门重炮,邓华大怒:团长撤职
文章图片
杨迪(左)
1951年2月17日 , 志愿军从砥平里撤退的第二天 , 杨迪在“邓指”作战值班室收到了40军发的一封电报 , 说配属40军指挥的炮团有一部分重炮没撤出来 , 丢了16门大炮 。
当时苏联援助的大炮还没到位 , 那个炮团用的还是解放战争中缴获的美式105加榴炮 , 炮弹也是缴获的 , 所以打起仗来“饥一顿饱一顿” 。 即便如此 , 那也是志愿军的宝贝疙瘩 , 各部队都抢着要 。
杨迪还提到一个细节 , 2月15日凌晨 , 砥平里战斗打响两天后 , 那个炮团还没到砥平里前线 , 因为杨迪在砥平里返回“邓指”的路上遇见了他们 , 这也说明志愿军的运输条件太差 , 仗都快打完了 , 大炮还没调上去 。
【历史故事】砥平里战役:志愿军丢了16门重炮,邓华大怒:团长撤职
文章图片
美军拖重炮用的是5对轮子的大卡车 , 志愿军是用8匹骡马拉一门加榴炮 。 杨迪在路上见到那个团长时 , 对他说:“你们团的几位干部到了 , 炮还没到 , 四十军军长(温玉成)很着急 。 现在离天亮只有三个小时了 , 请你加快速度 , 拂晓前进入阵地 , 做好伪装 。 ”
那位团长说 , 夜晚行军 , 路上还有冰雪 , 不好走 。 牲口的粮草不够了 , 饿得没力气 , 拉不动啊 。 要是硬赶着走 , 万一大炮滑到路边的沟里 , 要拉出来就很费时间了 。 杨迪发现他没坐车 , 在地上步行 , 就催他坐上车先去前线 。 当时杨迪就觉得这位老团长没有当年打仗那股冲劲了 。
砥平里战役结束后 , 杨迪看了电报大吃一惊 , 也深感惋惜 , 觉得炮团这位团长太不应该了 , 应该想尽一切办法把大炮拖出来 , 就算拖不出来 , 也要炸毁 , 总不能留给敌人 。 重炮运输不便 , 志愿军跟美军作战 , 有时候来不及运回美军丢弃的大炮 , 也要炸掉再走 。
【历史故事】砥平里战役:志愿军丢了16门重炮,邓华大怒:团长撤职
文章图片
杨迪觉得应该把电报内容立即向邓华副司令报告 , 跑到他的住处 , 警卫员说 , 首长刚睡下不久 。 杨迪没有理会警卫员 , 直接闯进去 , 叫醒了邓华 。 邓华说过 , 有紧急情况 , 不管什么时候都要立即汇报 。
杨迪简单汇报了情况 , 邓华一听就坐起来了 , 怒道:“这个团长怎么当的 , 把炮都丢了?他不配当团长!”顿了顿又说:“我们四野在解放战争中 , 缴获这些美式重炮 , 付出了血的代价呀 , 他一个老团长 , 怎么会这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