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位河南农民为村庄写“史记”( 二 )


“对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土地,总得知根知底。没人讲农村的故事,我就自己讲。”在赵长印的构思中,《胡家堤》和《白鹿原》有相似之处,关注原味农村生活,挖掘区域文化根脉,折射真实历史面貌。花甲之年的赵长印不奢望《胡家堤》广为流传,但希望自己的小说能为后代留下时代的记忆、寻根的脉络。
写作的“大敌”
4年前,当赵长印初步完成小说时,20斤稿纸填满了纸箱,早年的手稿已发脆变黄。
“我当时就告诉老伴,觉得死而无憾了。”赵长印虽是地道的农民,却带有一股书卷气,写起小说,不缺起承转合的笔力,也不缺跌宕起伏的情节,但他写作的“大敌”是养家糊口的压力和“群嘲”中的孤独。
提笔写作伊始,为静心写作,赵长印与家人分居,时常通宵达旦,别人天亮起床时,他仍熬夜写作未眠。“白天要养家糊口,还要兼顾人情往来,夜深人静的时候才能安心写作。”冬季夜长天寒,赵长印长期伏案写作,双腿冻得冰凉麻木,手指因长期握笔变形。
看到赵长印为了写作“糟践”身体,一向反对儿子“瞎折腾”的父亲赵灿心疼不已。他不再反对儿子写小说,但对赵长印提出一个要求,不要再和家人分居。这样,赵长印熬夜写作后,好歹有暖和的被窝可以暖暖腿。
生活中的苦痛尚有家人体谅,心灵的苦闷却无处排解。老农民写小说20年没写完,他渐渐成为村里的“笑谈”。不少人嘲笑他不务正业,瞎费工夫,异想天开。
执拗的赵长印能理解村民的“群嘲”,但一门心思扑在小说上的他,坚信《胡家堤》中“真实记叙”和“朴素表达”的价值,这也是他对自己半生心血的最低要求和至高追求。
“我写的都是真实发生的事,不需要编造情节,也不用刻意渲染情感,都是大白话,你切身感受过的经历,你发自内心的情感,自然而然会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赵长印相信,这样的故事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不会“瞎费工夫”,小说中寄托的黄土地文化根脉也会随之代代相传。
庄稼地里的“好把式”赵长印能写一手好字,却对电脑一窍不通。将200余万字的小说变成电子版,他就折腾了三年多。乡亲四邻介绍熟人,花钱在网上招聘打字员,请打印店老板帮忙……赵长印对文字有种“洁癖”,打字员整理的章节总被他挑毛病,以至于先后雇了7个人,才整理好小说的电子版。赵长印把整理出的章节一一打印出来,逐字逐句核对,一个标点一个标点较真,用最笨的办法在纸上标注出错讹之处,再和打字员反复沟通修改。
新旧交替异常迅猛,百余年间,胡堤村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哪怕到儿时玩耍的黄河故道南大堤上,也只能望见大片翻滚的金黄麦浪,沙土岗、盐碱地了然无踪,再难寻觅旧时的印记。
村民住房已经历了四次迭代,泥坯墙、高粱顶的“泥抹棚”换成两层小楼房。赵长印在自家舒适的楼房里含饴弄孙,或许等小孙子大些,再给他念叨自己听过的、经历的故事。
文/林嵬 韩朝阳
编辑/倪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