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齐国和鲁国都盼望庆父作乱,其只是齐桓公手中一枚棋子

相信大家对一句话都比较熟悉:“庆父不死 , 鲁难未已” 。 无论大家对这段历史有多少了解 , 但是这句话想必是都清楚的 。 其实说起来这个庆父作乱是符合齐鲁两国的利益的 , 而他也只不过是一枚棋子而已 。
周惠王十五年(前662年) , 鲁庄公去世 。 因为想做国君 , 公子庆父便派人刺杀了太子般 , 试图篡位 。 太子般一死 , 支持他的鲁庄公同母弟季友被迫逃往陈国去了 。 季友逃跑可以理解 , 可奇怪的是 , 庆父此时却意外地到齐国去了 。
庆父在此时来到齐国 , 目的有二:其一 , 是寻求齐桓公支持;其二 , 是避开弑君篡位之嫌 。 但庆父到了齐国后 , 却没能得到齐桓公的认可 。 虽然哀姜与鲁庄公没生下子嗣 , 但哀姜之媵叔姜却与鲁庄公生下了一个儿子 。 在齐桓公看来 , 为什么不立齐国外孙而要立庆父为国君?
叔姜之子公子开年龄尚幼 , 不过七八岁;有他母亲在 , 齐人更好控制 。 庆父虽然主动向齐人投诚 , 但毕竟已经成年 , 想要他惟命是从 , 是较为困难 。 所以 , 最终公子开被立为鲁国国君 , 是为鲁闵公 。
【爱历史】齐国和鲁国都盼望庆父作乱,其只是齐桓公手中一枚棋子
文章图片
庆父
周惠王十六年(前661年) , 鲁闵公与齐桓公在齐地落姑会盟 。 虽然鲁闵公年幼 , 但已意识到庆父将会对己不利 。 因此 , 在盟会过程中 , 鲁闵公向齐桓公请求召回季友 。 齐桓公对季友本来就没什么偏见 , 也就答应了 。 这年冬 , 为考察鲁国局势 , 齐桓公还特意派大夫仲孙湫到鲁国访问 。
仲孙湫回来后 , 就对齐桓公说:“不去庆父 , 鲁难未已 。 ”这句话 , 就是“庆父不死 , 鲁难未已”的源头 。 这表明 , 齐人很早就看出庆父野心勃勃 , 为篡夺君位会不择手段 , 甚至是弑君!如果齐桓公真想维护鲁闵公 , 将罪魁祸首庆父抓起来即可 。
可接下来齐国君臣的对话却令人意外 。
齐桓公问道:“若之何而去之?”仲孙湫答道:“难不已 , 将自毙 , 君其待之 。 ”仲孙湫的意思 , 就是不干涉这场内乱、坐山观虎斗——鲁国内乱越多国力损耗越大 , 齐国不刚好收渔翁之利?
【爱历史】齐国和鲁国都盼望庆父作乱,其只是齐桓公手中一枚棋子
文章图片
齐桓公
听了这话 , 齐桓公突然更进一步追问道:“鲁可取乎?”既然鲁国肯定会爆发内乱 , 那何不趁乱而取之?这倒让仲孙湫有些为难了 , 答道:“不可 , 犹秉周礼 。 周礼 , 所以本也 。 臣闻之 , 国将亡 , 本必先颠 , 而后枝叶从之 。 鲁不弃周礼 , 未可动也 。 君其务宁鲁难而亲之 。 亲有礼 , 因重固 , 间携贰 , 覆昬乱 , 霸王之器也 。 ”
齐人想趁鲁国内乱而收服鲁人 , 可他们没想到的是 , 鲁人也想趁这次内乱来尽量摆脱齐国对鲁国的控制 。
鲁桓公被齐襄公联合文姜杀害后 , 年少的鲁庄公继位成为国君 。 虽然参与了谋害鲁庄公之事 , 但文姜毕竟是鲁庄公母亲 。 此后 , 齐襄公在外、文姜在内 , 互相紧密配合控制住了鲁庄公 , 让鲁国在齐襄公执政期间成了齐国事实上的附属 。 直到齐襄公死于内乱之后 , 鲁国才短暂摆脱了齐人的控制 。 可不想继位的齐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牙等人 , 一举当上了东周霸主 。 在齐国强大压力和母亲文姜的影响下 , 鲁庄公被迫再次归顺了齐国 。 而迎娶哀姜 , 就是鲁庄公归顺齐国的标志性事件 。
早先 , 鲁庄公已经娶了党氏之女孟任 , 并发誓要立她为夫人 。 在周惠王五年(前672年)夏 , 鲁庄公又被迫答应与齐国联姻 , 娶哀姜作夫人 。 周惠王七年(前670年)夏 , 当鲁庄公兴匆匆地前去迎亲时 , 哀姜却突然发难、不肯跟他一起回国——除非他答应不让孟任作夫人!万般无奈之下 , 鲁庄公只得一个人孤零零地先回鲁国了 。 虽然哀姜最终还是嫁到了鲁国 , 但两人成亲的过程中鲁庄公所受到的各种刁难 , 让整个鲁国之人都脸上无光 。
【爱历史】齐国和鲁国都盼望庆父作乱,其只是齐桓公手中一枚棋子
文章图片
鲁庄公
不管是鲁桓公娶文姜还是鲁庄公娶哀姜 , 都让鲁人颜面尽失 。 所以 , 尽管鲁闵公被立为国君 , 可因为他是齐女所生 , 鲁人多不喜欢 , 也想改立国君 。 鲁庄公小妾成风看出鲁闵公必不能长久 , 就私下结交季友 , 将自己儿子姬申托付给他 。 这足可证明 , 季友虽然被鲁闵公信任 , 可他也别有心思 。
无论是齐国人还是鲁国人 , 都期盼着庆父作乱 , 鲁闵公的命运当然就已注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