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录在中国记忆中的音符

中国电影人、音乐人听到了什么

莫里康内余音涌动 刻录在中国记忆中的音符

91岁的莫里康内写下一封信与世界告别:

“我决意不公开举行葬礼 。 原因只有一个——我不想打扰 。 ”

但是 , 一场隆重的“葬礼”却自然呈现:自他于本月6日辞世 , 直到今天 , 这位重量级世界音乐大师一直牵动着全世界影迷、乐迷的心绪 。 即使仅在中国来看 , 也是评论、报道、纪念文章不断 , 从严肃音乐圈、影视大腕到普罗大众 , 人们纷纷在朋友圈发文悼念 , 贴上自己最爱的莫氏音乐——有人说 , 这是第一次 , 一位音乐大师走了 , 朋友圈里分享的曲子都不一样 。

《美国往事》《天堂电影院》《海上钢琴师》《西西里的美丽传说》《镖客》三部曲……无论从电影还是从音乐角度来看 , 这些作品 , 都占据着影迷心目中不可动摇的经典地位 。 而莫里康内一生为500多部电影创作过音乐 。

可以说 , 莫里康内的作品在中国的影响持续了40年之久 。 莫里康内的电影音乐最早进入中国人的视野 , 还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 , 《美国往事》的主旋律 , 成为很多“60后”、“70后”难以磨灭的青春记忆 。 本世纪初 , 《海上钢琴师》在新一代中国影迷、乐迷心目中“封神” , 至今 , 斩获2016年奥斯卡、金球奖的《八恶人》以及《被拯救的姜戈》、《无耻混蛋》等 , 仍为中国影迷津津乐道 。 莫里康内与中国电影人的合作 , 则是从1982年的《马可波罗》 , 直到2013年的《一代宗师》 。

那么 , 在中国音乐人和电影人的眼中 , 莫里康内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与思考呢?欣赏之外 , 必然还有对“电影音乐”、对中国电影与音乐的重新审视 。

在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纲看来 , 音乐在一部电影中 , 应当是高于影像、引领叙事的存在 。 因为音乐是不可言传 , 却可以穿透语言、画面甚至社会文化局限 , 洞见人类共同情感的艺术表达形式 , “这也是中国电影界和音乐界应该意识到的问题 。 不重视音乐创作的价值、舍不得在音乐上下功夫、总想着在音乐制作上省钱的做法 , 正是中国电影发展中过不去的坎 。 ”

初见

“2004年底一个深夜 , 我在看完近四小时的《美国往事》之后无法站立 , 平生第一次用遥控器往前翻演职表 , 翻到音乐 , 翻到莫里康内 , 当时一个强烈的感受是 , 我整个的漫长观影史就是为了等待这一刻的到来 , 现在来了 , 此前的人生突变为一无足观 。 ”10日 , 贺秋帆在给北青报采访人员的微信中这样写道 。

贺秋帆热爱古典音乐 , 更是资深影迷 , 他从1997年便开始成为北京三联《爱乐》丛刊的撰稿人 , 之后又长期为《看电影》《午夜场》杂志撰稿 , 他的音乐讲座和影评 , 如今在乐迷、影迷眼中有着相当的分量 。 谈起莫里康内的电影音乐 , 贺秋帆告诉北青报采访人员 , 自己专门在网上检索过莫氏的作品 , 发现根本听不过来:“莫里康内配乐的影片近500部 , 精品大概20部 , 百听不厌的有10来部 , 此数字在我所知晓的电影配乐作曲家里位居第一 , 永不更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