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頔塘故道 陈鼎/摄
文章插图
尊德堂 沈勇强/摄
文章插图
嘉业藏书楼 陈鼎/摄
文章插图
南浔古镇夜景 陈鼎/摄
文章插图
小莲庄 沈勇强/摄
文章插图
周康明在绢上作画。陈鼎/摄
文章插图
顾明琪在操作缫丝车。 陈鼎/摄
頔塘故道的水流淌了1700余年。长约1.6公里的頔塘运河开凿于西晋太康年间(公元280-289年),是京杭大运河上的重要支线,同时也是江南的重要航道、漕运通道与水利设施。最初因頔塘多芦荻,被称为“荻塘”,后由于唐贞元八年(公元792年),湖州刺史于頔主持修整荻塘,建筑堤防,人们感念其德,便将“荻”字改为了“頔”。之后经历朝历代的数次修缮,頔塘的航运功能从未废弛。
2014年,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頔塘故道成为河道遗产之一。如今的頔塘故道已不再用于航运,河水不动声色地流,流过一座名叫南浔的古镇。这座古镇因大运河而兴,因丝业而闻名。它孕育出了一代代巨贾、奇人,而一段段经久不衰的传奇往事也随之应运而生。
巨贾之镇
南浔之名何来?
早在4000多年前便已有先民在南浔的这片土地上耕种捕鱼、繁衍生息。北宋时,頔塘河畔开始形成村落,村落由于紧邻頔塘的支流浔溪,故亦被称作“浔溪”,后来浔溪之南商贾云集,房屋林立,于是这里被改叫“南林”。到了南宋淳祐年间,此地正式建镇,便从“南林”与“浔溪”两个名字中各取首字组成了镇名“南浔”。那时的南浔镇已然成了江浙地区的富庶之地,甚至在当地还形成了“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的民间说法。所谓“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即用动物体积的大小衡量财富的多少,拥有1000万两白银以上财产者,称之为“象”;500万两白银以上而不到千万两者,称之为“牛”;100万两白银以上不到500万两者,称之为“金狗”。以“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为代表的南浔富贾群体,几乎全部以经营蚕丝业发迹,而这蚕丝便是被誉为“丝中极品”的“辑里湖丝”。
浙江湖州一带是中国最早的蚕丝产地,此地出产的蚕丝被称为“湖丝”。三国时期,湖丝便被作为皇家贡品;唐代时,湖州已然成为蚕丝的重要产区;到了宋元时期,湖州丝业持续兴盛。元代画家、书法家赵孟頫曾作诗描绘湖州桑农忙碌的景象:“釜下烧桑柴,取茧投釜中。纤纤女儿手,抽丝疾如风。田家五六月,绿树阴相蒙。但闻缫车响,远接村西东。”
明代,湖丝因产量大、质量高名满全国,正所谓“蚕丝之贡,湖郡独良”。明朝万历年间,南浔镇郊七里村人对蚕种进行了一次改良,培育出一种优良蚕种——莲心种。这种蚕所产的蚕茧小似莲子,加之当地水源优质,用此茧、此水所缫之丝纤度小、光泽好,具有“细、坚、匀、白、净、柔、韧”等特点。很快,七里村所产的这种“七里丝”便因质地优良脱颖而出,名声大噪,甚至逐渐取代了“湖丝”之名,以致后来,湖州所产蚕丝均被称作“七里丝”以扩大销路。
“七里丝”享誉国内市场,而南浔作为湖州的重要丝市,亦是繁荣非常。北京、南京、苏州、杭州等地的丝商纷纷来到南浔进行采购以织造绸缎。明代学者黄省曾所著《蚕经》云:“看缫丝之人,南浔为善。”后有周庆云所著《南浔志》记载:“每当新丝告成,商贾辐辏,而苏杭两织造皆至此收焉。”那时,就连皇室衣物的织造也会选用“七里丝”。据史料记载,清康熙年间织造的九件龙袍便是以“七里丝”为原材料精制而成。
清雍正年间,“七里丝”被雅化为了“辑里湖丝”或“辑里丝”,而“七里村”也被同时雅化为“辑里村”。“辑里湖丝”与“辑里村”的叫法最早出现在清人范颖通所著的《研北居琐录》中,其曰:“雪荡、穿珠湾俱在(南浔)镇南,近辑里村,水甚清,取以缫丝,光泽可爱,所谓辑里湖丝,擅名江浙也。”《南浔志》中亦如此记载:“辑里村居民数百家,市廛栉比,农人栽桑育蚕,产丝最著,名甲天下。海禁既开,遂行销欧美各国,曰辑里湖丝。”
- 山水|黄公望:一生坎坷,一生传奇
- 成辉|火种来啦!成都大运会火种交接欢迎仪式举行
- 金沙遗址博物馆|点亮希望,传递梦想 成都大运会火种交接欢迎仪式圆满举行
- 陈小华|送别!一代传奇离世,曾留下许多老广州心中的经典…
- 停尸间|执业四十多年,检验超过两万三千具尸体——传奇法医回忆录《非自然死亡》出版,深度披露停尸间里的真实故事
- 上海|每天卖出400万只巴比馒头,这名徽商在上海成就“包子传奇”
- 竹叶青|四川2大茶叶,曾经是“茶界传奇”,如今却跌落神坛,辉煌不在
- 大运会|走“新”了!20款大运好礼集结完毕 代表成都献礼世界
- 收藏|一株玉树引发的收藏传奇
- 秦始皇|齐鲁风峄山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