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纪录片《大学》三年跟拍四人,为何观众看完更“想上清华”丨揭秘

为庆贺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推出的纪录电影《大学》于7月9日在全国上映,影片以四位清华人在2018年至2020年间不同的人生际遇和抉择为主线,运用纪实的手法再现了大学校园中的青春与理想,同时也呈现出这一国内顶尖学府百年的发展历程和对兴学强国使命的践行。
四人|纪录片《大学》三年跟拍四人,为何观众看完更“想上清华”丨揭秘
文章插图
《大学》幕后的创作团队均为清华学子,该片跟拍三年、后期制作长达一年,以诚挚的情感内核走入观众内心。影片上映后获得“勤学自律、文化爱国”等好评,也有不少观众反馈“看完了更想上清华”。新京报采访人员独家采访本片导演孙虹,由她来讲解影片背后的制作之路。她表示,《大学》的片名字体“大学”二字,是来自106周岁的作家、清华校友马识途(中国当代作家,影片《让子弹飞》的原著作者,代表作《清江壮歌》《夜谭十记》等)的墨宝,这“大学”二字交到她的手中,她认为这是一份沉甸甸的礼物。
用四位普通人视角讲述清华人的故事
在《大学》中,有四位清华人正站在自己人生的十字路口,他们的年龄、身份、经历和追求各不相同:即将入学的00后学子严韫洲,在18岁生日之际,“过关斩将”获得清华的通知书,他的追求是在这个学府里开启未知的人生;水利系博士生宋云天,抱有对乡土的牵挂和“造福一方百姓”的鸿鹄之志,他的追求是毕业后成为裤腿上裹着泥巴的基层干部;重返大学的天文学家“哈勃学者”蔡峥,凭借对天文的热爱和“想为祖国做点事”的热忱,在入职清华天文系后,要实现仰望星空的梦想;今年已经86岁的钱易,是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的教授,也是国学大师钱穆的女儿,她的追求是躬耕于三尺讲台,继续坚持站立着给莘莘学子授课……
四人|纪录片《大学》三年跟拍四人,为何观众看完更“想上清华”丨揭秘
文章插图
《大学》剧照。重返大学的天文学家“哈勃学者”蔡峥。
他们的身份差异很大,清华大学对他们来说是新的开始、也是曾经的结束。《大学》串联起了这四位处在人生不同阶段的清华人,用最淳朴的讲故事方式,以人物和学校之间的真实感情为主线,复刻还原了校园生活。在首映后收到的反馈是,这种讲述故事的方式,比生硬地给观众灌输学校发展历史与丰功伟绩更易被接受,导演孙虹告诉新京报采访人员,得知要拍这部纪录片时,她很清楚团队想要的是什么。不刻意煽情、不堆砌事迹、不歌功颂德,最真诚地展现大学追求真理和人生价值的纯洁美好,凸显出大学对个体价值观和精神世界的塑造与影响,成为主创的目标。
说到大学对学生的影响,孙虹也是其中之一。作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博士生,毕业后,她迷茫过、彷徨过,也从事过其他的工作,但后来出于对电影的热爱,她还是决定选择大学所学的专业,成为一名纪录片导演。“对很多人来说,大学都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它会参与并塑造你将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我们在大学里遇到的老师、同学,遇到的机会,很多都会对你有所影响,甚至是影响你的一生。”孙虹说,这种想法让她很坚定地将纪录电影的视角放在普通人的身上,这也正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清影工作室坚持的影像制作理念——影像温暖世界,“我们坚持的是用一些普通人的视角,绝不把它做成机构电影,主要讲人的故事,把人与母校有关的经历、学校对人的影响展现出来。”于是,制作团队决定对四位清华人进行长时间的跟拍,跨度在两到三年,2018年4月末校庆时《大学》正式启动,本计划在去年校庆时杀青,因为新冠肺炎疫情暂且搁置,但利用了这段时间来拍摄学校的空景。
四人|纪录片《大学》三年跟拍四人,为何观众看完更“想上清华”丨揭秘
文章插图
《大学》剧照。清华大学校园一景。
钱易院士三拒拍摄,最后被手写信打动
《大学》里,四个身份各不相同的人用自己的故事来诠释对梦想的追求、对事业的选择,四条故事线搭配起来,产生极好的化学反应。鉴于清华大学师生人数众多、故事也多,孙虹坦言,能找到这四个最合适的人是出于缘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被我们跟拍或是被打扰三年,在沟通拍摄对象时是很困难的。比如刚进校的学生,我们还需要拍很多准备考清华的人,因为会担心会不会有人最终没有入选。寻找到严韫洲很庆幸,他的心理素质特别好,查成绩的紧张、进校后的适应,他都能自然地展现自己。”
四人|纪录片《大学》三年跟拍四人,为何观众看完更“想上清华”丨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