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爆款”基金能有超额收益吗( 二 )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负责人刘亦千认为 , 爆款基金的销售银行由于具有旗下网点众多、客户资源丰富以及信息传递通畅等优势 , 在基金代销上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 在银行大力支持与其他代销机构的全力配合下 , 基金产品更易获得亮眼的销售业绩 , 从而促使爆款产品成形 。 由于每只基金产品的代销渠道差异较大 , 代销机构销量数据较难获取 , 因此很难统一归类 。 但一般而言 , 托管银行会承担主要承销职责 。
然而 , 从近年爆款基金成立后的业绩表现看 , 并非全部热销基金均令人满意 。 Wind资讯统计显示 , 2018年和2019年共成立了12只规模超过100亿元的权益类基金 , 其中有4只基金自成立以来的收益率为负;6只为战略配售基金 , 成立以来平均收益率为9.57% , 均大幅低于同类平均水平 。 反观今年成立的10余只权益类100亿元规模的公募基金 , 迄今为止全部获得正收益 。
爆款基金产品的业绩不尽如人意 , 有诸多原因 。 刘亦千认为 , 有的爆款基金募集规模过大 , 会导致基金经理部分策略失效;有的基金发行时间点不好 , 拖累基金产品业绩;还有的基金经理频繁更换 , 市场热点发生切换 , 导致部分行业主题基金业绩落后 。
陈东认为 , 爆款基金往往产生于较为确定的牛市行情中 , 而纵观过去几次牛市 , 在市场过度乐观之时 , 风险也在慢慢浮现 。 因此 , 100亿元规模的基金热销 , 并不意味着一定有赚钱效应 。 很多非专业投资者在不了解自身风险偏好与基金特点的情况下 , 盲目追随爆款 , 结果往往可能不及预期 。 因此 , 投资者绝不能随意将爆款基金与理想收益画上等号 , 切忌盲目投资 。
选择基金量力而行
“爆款”仅仅是一个评价规模与销售情况的指标 , 通俗地说 , 就是基金销路好 。 但投资者切记:销路好、规模大 , 不等于业绩好 , 更不一定有利于基金经理进行资产配置 。
“理由很简单 , 如果是普通规模的基金 , 基金经理资产配置相对容易 , 仅需选择少数‘独门股’买定离手就好 。 但若是100亿元以上大规模基金 , 受限于体量巨大 , 可大规模配置资产有限 , 不可能仅盯着一两只‘独门股’操作 , 也不大可能采取单一的投资策略 , 必然会考虑配置其他类别资产或应用其他策略 , 这对基金经理的配置技术是较大考验 , 也给其维持长期稳定的业绩带来不小压力 。 ”金牛理财网分析师宫曼琳说 , 细数A股历年权益类基金业绩冠军 , 往往集中在中小型规模的基金产品中 , 真正取得规模与业绩“双料冠军”的产品与基金经理凤毛麟角 。
刘亦千也认为 , 投资者应慎重选择爆款基金产品 , 理性决定交易时机与持有时期 。 明星基金经理的历史业绩不能代表在未来能取得超额收益;爆款产品业绩差异化明显 , 投资者应理性选择基金 , 而不能盲目“追星” 。 此外 , 投资者不能跟风追随市场走势 , 尤其避免在市场高点非理性购买基金产品 。 最后 , 投资者应养成长期跟踪与持有的良好投资习惯 。
对于基金管理公司来说 , 应避免过于依赖“造星”策略以及追随市场热点 。 在销售基金时 , 需全面展示基金经理业绩 , 更需慎重对待品牌声誉;监管部门则应当持续加强对基金行业的监管 , 敦促基金行业合理发行优质产品 , 提醒投资者避免非理性抢购爆款基金产品 。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采访人员 周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