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文化之窗|唐朝诗人眼中的“齐鲁印象”( 二 )


高适在北海郡(今潍坊)的时候,曾经写过一首《和贺兰判官望北海作》,这里的北海,就是渤海。诗中对大海的雄奇壮阔景色进行了一番描写:迢遥溟海际,旷望沧波开。四牡未遑息,三山安在哉。巨鳌不可钓,高浪何崔嵬。湛湛朝百谷,茫茫连九垓。挹流纳广大,观异增迟回。
李白也写过大海。他写自己登上崂山,面对着大海,联想起了传说中的仙人安期生:
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亲见安期公,食枣大如瓜。(《寄王屋山人孟大融》)
李白《游泰山》的第四首,也写到了海: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溟。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银台出倒景,白浪翻长鲸。安得不死药,高飞向蓬瀛。(《游泰山》其四)这首诗中,更多的是对神话和仙人的联想。
可见,古代写海的诗,大多是亦真亦幻、虚虚实实,侧重于宏观意境的渲染烘托,不如写山写得精细。
总起来说,唐代诗人心目中的齐鲁山水,不管是名山还是大川,都是既雄奇壮丽,又弥漫着浪漫的奇幻色彩,因而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李白|文化之窗|唐朝诗人眼中的“齐鲁印象”
文章插图
怀古幽思的抒发之地
盛唐诗人不仅写了山东雄奇壮美的自然山水,而且写了许多人文景观和人物形象,折射出山东深厚、多元的思想文化意蕴。
李白、杜甫、高适前后在山东待了许多年,他们瞻仰游览过的古迹很多,主要在鲁中、鲁西南一带。除了泰山之外,还有曲阜少昊陵、单县的单父琴台、兖州附近的鲁郡尧祠等,大部分是春秋时期鲁国所在的地区。他们有许多诗歌抒发了怀古之幽思。
因为写的是鲁地,所以怀古的时候,少不了孔子、儒家思想和鲁国的典故。
鲁地的人,受儒家古风的影响,一般具有重视农桑、勤劳质朴等特点。比如《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中写道:五月梅始黄,蚕凋桑柘空。鲁人重织作,机杼鸣帘栊。
李白也遇到过一些思想过于正统、保守,不知变通的儒生: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足著远游履,首戴方山巾。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嘲鲁儒》)
远游履、方山冠,都是汉朝时的古装。这种衣服宽袍大袖,行动不便,所以显得有些滑稽、怪异。学问上,他们也只知道皓首穷经,不切实用。当然,这种迂腐僵化的儒生,毕竟是少数。
山东不但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也是多元思想文化和精神共存的地方。其中行侠仗义、豪放洒脱的文化精神,最为李白所看重。他当时之所以来山东定居,就有这方面的原因。
李白在《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一诗中写道: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举鞭访前途,获笑汶上翁。下愚忽壮士,未足论穷通。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终然不受赏,羞与时人同。
公元740年5月,李白将家搬到山东。他希望来此“进修”剑术,为自己将来出仕提供帮助。唐代开元年间,除了一般性的科举途径,还广开进路,“除常科外,绝艺奇技,莫不兼取”。李白认识的一位将军裴旻,以剑术名扬天下。李白曾写信给裴旻,有意拜师,在剑术上加以深造,谋求出路。当时裴旻可能就在山东。在李白眼里,齐鲁大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道教文化发达,符合自己隐居求仙的需求;又有雄豪尚武的土壤,适合“学剑”。
在这首诗中,李白还提到了一位山东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也是他的“偶像”,战国时期齐国的一位义士——鲁仲连。
“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终然不受赏,羞与时人同。”就是说,齐国的聊城被燕国的一位将军占领了,齐国想收复,但围城很长时间也打不下来,代价惨重;后来鲁仲连写了一封书信,用箭射到城里,说服了燕国将领,帮助齐国取回了聊城。
不但如此,鲁仲连还靠自己的善辩之才,帮助赵国解除了秦国的围困,立下了大功。当赵国的平原君要赏赐他时,鲁仲连却辞让再三,坚持不肯接受。鲁仲连的见义勇为、豪放洒脱、功成不居……这些特点,实际上正是李白一直向往、期望、甚至自许的。
李白在诗中写道: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古风》其十)
谁道泰山高,下却鲁连节。谁云秦军众,摧却鲁连舌。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别鲁颂》)
我们知道,李白是以狂傲不羁的个性而著称的,他能佩服、赞美的人并不多。但他不吝笔墨,在许多诗里表达对鲁仲连的钦佩之情,足见其情感分量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