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文化之窗|唐朝诗人眼中的“齐鲁印象”

大众日报采访人员 卢昱
李白|文化之窗|唐朝诗人眼中的“齐鲁印象”
文章插图
1276年前,在阵阵知了的放声歌唱中,诗人杜甫来到济南。他参加北海太守李邕在历下亭主持的一个“酒场”,对着城南的磅礴云山,在竹林清爽的包围下,即席写了“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名句。
在盛唐,杜甫、李白、高适等多位诗人步履轻盈,“遇见”齐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那么,他们眼里的“山东印象”,又是怎样的呢?研究唐诗多年的济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刘磊,做客齐鲁大讲坛,就此问题进行精彩阐述。
李白登岳,
向政治靠拢的意味明显
李白|文化之窗|唐朝诗人眼中的“齐鲁印象”
文章插图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自然山水和社会文化是构成“地域印象”的两大要素。作为外地人,李白、杜甫、高适诗歌里的“山东印象”,也包括自然山水和社会文化两大方面。
山东依山傍海、地形多样,既有“名山”,又有“大川”。对于李白、杜甫这些喜欢仗剑漫游的诗人来说,名山、大川肯定都是重点关注对象。
首先来看“名山”。山东素有“一山一水一圣人”之说,这里的“山”,就是号称“五岳之首”的泰山。
李白、杜甫在山东居住、旅行多年,他们的活动区域,主要是现在的济宁、泰安、济南、菏泽一带。他们都曾多次到过泰山,写下了不少歌咏泰山的诗歌。
比如李白的《游泰山》。这是一组诗,一共六首,写于公元742年4月,李白38岁时。诗中写道——
飞流洒绝巘,水急松声哀。北眺崿嶂奇,倾崖向东摧。洞门闭石扇,地底兴云雷。登高望蓬瀛,想象金银台。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其一)
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其三)
日观东北倾,两崖夹双石。海水落眼前,天光遥空碧。千峰争攒聚,万壑绝凌历。(其五)
在这些诗句中,李白写到了泰山的瀑布、奇峰、松树、云海等景观,写到了日观峰、南天门,展现了泰山雄奇壮丽的自然风光,加上他特有的丰富想象和夸张笔法,可谓纵横恣肆、酣畅淋漓。
李白热爱游历山水,他自称“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他对泰山的倾心赞美,不仅因其自然风光秀丽,还有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原因。
泰山因其特殊地位,是历代帝王封禅的场所。李白此次登山,是追随开元十三年唐玄宗封禅泰山时所走的路线,也就是我们现在爬泰山最常走的“中天门—十八盘—南天门”一线。在这组诗里,李白多次追怀了唐玄宗封禅登山的事情,向政治靠拢的意味是很明显的。
李白本人也慕道求仙,泰山又是道教圣地,所以他眼里的泰山风光,更带有一种空灵神奇的意味。
杜甫的名作《望岳》,恐怕是历代咏泰山诗中最著名的。这是杜甫现存诗歌中能确定写作年代的最早的一首诗。它作于公元736年,这一年杜甫25岁,初次来到山东。他因为考试下第,来山东漫游,路过泰山时,在山脚下眺望泰山的雄姿,写下了《望岳》。
有别于杜甫晚年在经历安史之乱之后写的那些饱含忧患深沉的诗歌,《望岳》这首诗一方面写出了泰山雄伟的气势,另一方面也展现了年轻诗人对未来人生的抱负和自信,昂扬着积极向上的气息,彰显了盛唐的时代精神。
黄河不属于游览胜地,
大多是一种象征化的存在
李白|文化之窗|唐朝诗人眼中的“齐鲁印象”
文章插图
“名山”之后,再来看“大川”。唐代山东境内的大河,有黄河、济水、汶水等,诗人们也都写过。
最著名的当然是黄河。与泰山不同,山东境内的黄河,不属于游览胜地,诗歌里提到的黄河,大多是一种象征化的存在。比如:
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古风》其十一)
这里以黄河水滚滚东流、一去不复返,象征人生、时光的易逝。
再比如: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凭崖览八极,目尽长空闲。(《游泰山》其三)
李白写的黄河,是登泰山后所看到的壮阔视野的点缀与陪衬,突出一种恢弘、阔大的感觉。
李白|文化之窗|唐朝诗人眼中的“齐鲁印象”】除了黄河,关于海洋的诗歌也值得我们注意。因为古代尤其是唐代之前,写海的作品不多,远比写山的少。山东依山傍海,海岸线比较长,对海洋开发得也比较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就得“鱼盐之利”,靠开发海洋资源发家致富。又加上古代传说的海上蓬莱仙山就在山东,所以山东的海洋对诗人们很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