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汉朝之后中国的官方语言曾经出现过多次变化

官方语言是一个相对的语言 , 一般国家或者王朝会将一个国家之中使用人数最多 , 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中选择一种或者几种作为官方语言 。 具有最多官方语言的国家是印度 , 有32种官方语言 , 比较大的语言有印地语、孟加拉语、阿萨姆语、马拉地语、泰米尔语和古吉拉特语等;
一旦国家或者王朝规定了官方语言 , 那么政府机关人员以及所颁布的各种政令都以官方语言来颁布 , 民众的交际来往也大都操持官方语言 。
雅言的形成
早在远古时期 , 华夏民族就懂得语言统一的重要性 , 如此交流起来非常方便 。 夏朝时期 , 形成夏言 , 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的民众都操持这种语言 , 也称雅言;殷商代替夏朝之后 , 语言继承了“夏言”;到东周时期 , 尤其是迁都洛邑之后 , 推崇《周礼》 , 洛邑的学校也是学习的雅言 , 因而洛阳雅言广泛传播于各个诸侯国 , 从而成为东周时期的官方语言 。
春秋时期 , 孔子教导学生学习 , 他操持的语言就是洛阳雅言 , 是他自己在洛阳学习来的 。 孔子的传道解惑为洛阳雅言的使用有着非常大的传播作用 。
【爱历史】汉朝之后中国的官方语言曾经出现过多次变化
文章图片
孔子教雅言
洛阳雅言 , 古称河洛语 , 河洛话 , 今称洛阳话 。
西汉和东汉的官方语言
汉语语言的继承性非常强大 , 两汉都是继承先秦时期的语言体系 。 两汉的官方语言称作洛阳雅言 , 又称洛语、正音、通语 , 不管何种称呼 , 都是洛阳雅言别称 。
西晋官方语言
西晋建立之后对官方语言并没有什么变化 , 使用的依然是洛阳雅言 。
东晋和宋、齐、梁、陈官方语言
西晋灭亡 , 迁都建康 , 建立东晋 。 洛语和当地古代的吴语融合 , 形成金陵雅言 , 说的是金陵话
北魏、东魏、西魏、北周、北齐的官方语言
北魏进入中原地区之后 , 以鲜卑语为官方语言 。 尤其是北魏定都大同之后 , 北魏统治区内有大量的汉人 , 交流非常不方便 , 但洛阳雅言始终不是北魏的官方语言 , 但大部分汉人操持 。
【爱历史】汉朝之后中国的官方语言曾经出现过多次变化
文章图片
拓跋宏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 , 进行汉化改革 , 对待语言上 , 他下令:“断诸北语 , 一从正音 。 ”
北魏孝文帝之后 , 官方语言改成了“正音” , 也就是洛阳雅言 , 通俗一点就是洛语 。
隋朝和唐朝的官方语言
开皇九年(589年) , 隋朝统一 。 于是做《切韵》 , 将金陵雅音和洛阳雅音作为基础的正音 , 两大雅言融合成为长安官音 , 也称“秦音”、“汉音” 。 唐朝时期 , 做《唐韵》 , 基本继承了隋朝的官方语言 。
不过隋唐时期是民族大融合的时期 , 官方语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 长安官音融合了不少少数民族的语言成分 , 大大丰富了汉语语言 。
北宋、南宋官方语言的变化
北宋都汴梁 , 南宋都杭州 , 在哪里建都语言上就偏向国都本地的语言多一点 。 北宋做《广韵》 , 偏向汴梁本地的口音 , 汴梁官话;南宋做《平水韵》 , 官方语言偏向杭州本地的汉语成分就较多一些 , 杭州官话 。
金国的官方语言
金国的官方语言最大可能是女真语和汉语并用 。 女真语来源于古代的突厥语、契丹语、古蒙古语 。 女真语没有文字 , 一直借用契丹文字 , 后创立了女真字 。
金国对汉语也进行了改变 , 称四声胡化汉语 , 这也证明汉语也是官方语言之一 。
元朝的官方语言
元朝的官方语言是蒙古语 , 主要使用者为蒙古人和色目人 。 汉语则是区域内的官方语言 , 继承之前王朝的中原河洛正音的胡化汉语 , 汉人占据主导地区专用这种语言 , 类似半官方语言 。
明朝的官方语言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 , 废除胡化汉语 , 做《洪武正韵》 , 以正汉语的语音 。 此时遵循的是中原地区的正音 。 明朝国都在南京时 , 以南京音为基础 , 南京话成为官方语言 。
【爱历史】汉朝之后中国的官方语言曾经出现过多次变化
文章图片
朱棣
明成祖朱棣虽然迁都北京 , 但是绝大部分人是从南京迁过来的 , 他们说的官方语言绝大多数是南京官话 , 在此基础之上形成北京官话 。
纵观明朝一朝 , 官方语言的发音以南京音为基础 , 北京本地语言并没有成为官方语言 。 不过南京话和北京话在明朝时期已经融合成新的北京话 。
清朝时期的官方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