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内外兼修”打造夜经济发力点 深耕在地文化点亮城市夜色( 二 )
打造城市文化地标 , 更多博物馆和美术馆认识到单兵作战不再具有优势 , “提升博物馆品牌影响力 , 和不同领域的跨界合作将是未来的一个方向” , 在采访中 , 多家机构都对这个趋势表示了认同 。 博物馆应该通过多种方式 , 让展品“活”起来 , 让历史“走出去” , 把市民“请进来” 。
文章图片
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推出“逸仙人的家国情怀”专题展览 , 是广东省第一个与抗击疫情相关的见证物专题展览 , 持续到7月中旬 。
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副馆长罗兴连认为 , “博物馆在活跃夜间经济方面起到了衔接的作用 。 ” 围绕夜间开放 , 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以大元帅府百年建筑为背景舞台 , 推出了《帅府之夜》原创情景歌剧 , 博物馆与艺术演出联手 , 邀请专业团队加入打造情景组歌及专业的表演团队参与 , 该演出已经成为当地的一张文化名片 。
来自北京ArtDepot艺术仓库运营的总监赵法之表示 , 文化艺术产业也是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单一的业态撑不起夜经济的概念 , 需要多业态的合作 。 作为民营美术馆 , 也是非常乐于参与到城市夜经济的打造 , 如通过策划热点大展、定制服务等项目为市民提供一个艺术文化空间 。
【博物馆“内外兼修”打造夜经济发力点 深耕在地文化点亮城市夜色】文博机构参与城市夜经济文化名片 , 也是文化消费产业链再造的过程 , 认识并突破自身短板 , 单兵变联手 , 战斗力自然大大提升 。
亮特色: 深耕在地文化 打造夜经济高质量品牌
“夜间经济”被称为中国经济新兴活力源 , 推动疫后文旅产业复工复产 , 提升城市美誉度 , 促进消费回补 , 以城市夜经济发展为引领 , 带动全域旅游发展是目前不少城市打造文旅高质量发展的重点目标之一 。
日前 , 2020首届上海夜生活节围绕“夜购、夜食、夜游、夜读”等主题 , 推出180余项重点特色活动 , 打造具有烟火气、上海味、国际范的夜上海新形象 。 在深挖地方资源禀赋与特色 , 打造“精致之夜”的实践中 , “姑苏八点半”夜经济品牌也悄然融入了苏州人的夜生活 。 “五一”假期期间 , 苏州在姑苏八点半夜经济品牌的带动下 , 一些新业态、新消费也为苏州夜间经济增长带来新动力 。
作为“姑苏八点半”夜经济的覆盖重点区域之一的苏州市吴中区的夜 , 又是怎样的呢?吴中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 为了破除夜经济打造过程中低端化、同质化、文化含量不足、对市民和游客都缺乏足够的吸引力等瓶颈 , 吴中区立足本土特色 , 打造了“今夜 ‘吴’眠 , 精彩 ‘吴’限”之夜品牌 , 推出的“太湖乡村”、“运河文化”、“江南古镇”三大主题活动激活了辖区夜经济活力 。 丰富的潜在消费场景 , 特色鲜明的主题街区 , 完善的配套服务 , 对于游客来说 , “住苏州太湖 , 赏 ‘吴’边夜色”果真是难以抗拒的魅力 。
单一的夜间商业业态势必会造成大众的审美疲劳、供给不足带来的瓶颈制约也必定影响夜经济的发展 。 提升亮点元素 , 通过打造业态丰富的城市文化空间 , 必须深耕在地文化 , 强化旅游社会文化的穿透力 , 让文化赋能扩展夜游空间 。 吴中区的夜 , 浓浓的人文气息扑面而来 。 在歌林公园姑苏二十四集 , 市民可以游走在室内文化特色美食街区 , 感受姑苏市集的千年繁华景象;在临湖黄墅村看一场夜间露天电影;走近木渎严家花园《遇见姑苏·木渎往事》的浸没式园林实景剧 , 感知“评弹、昆曲”戏中戏的魅力;而文艺爱好者不妨在尹山湖美术馆、江南美术馆等艺术机构看展体验乐享一夏;在苏州工匠园周末体验一场非遗文化……
没有文化消费场景的加入 , 一座城市的夜游生态终究是不完整的 。 伴随市民文化素养和鉴赏水平的提高 , 也呼唤各类文博机构开出更多夜场 , 用高雅艺术滋润人心 , 陶冶情操 , 满足更高需求的文艺样式 。
- 基金公司|追求绝对收益长信基金着力打造FOF投资
- 楚天都市报|7小时装了6000多个沙袋,军转干部打造防汛应急抢险铁军!
- TCL|UDE2020 雷鸟科技联合TCL大屏电视打造8K游戏体验
- 河北河间:打造城市游园 绘就生态底色
- 会宁融媒|八一建军节|会宁“流动博物馆”进军营
- 广州日报|依百年产业打造岭南盆景小镇
- 腾讯视频副总裁王娟:构建长短视频新生态 打造综合视频平台
- 摄影师黄翼为200多家博物馆留下近50万张照片
- 科技日报|中国北斗正式登上世界舞台 如何打造世界导航“朋友圈”?
- 孤惯|SteamVR Tracking打造笔式互动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