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舌的罗杰 伟大的电影( 三 )

例如他说布列松:布列松是电影领域的一位圣人 , 而《驴子特巴萨》是他最令人心碎的一次祷告;在比较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和塔尔科夫斯基的《飞向太空》时 , 他说 , 库布里克的影片向外部进发 , 描绘了人类进入宇宙的下一步探索 , 而塔尔科夫斯基的电影却是向内发掘的 , 对人类性格的本质和现实发问 。 塔尔科夫斯基是属于信仰的 。

电影伟大+生命如戏

实际上 , 人们对影评家的偏见一点都不比对电影的偏见少 。 在各种写作中 , 电时尚网影评论总是居于鄙视链的底端 , 甚至网络上不乏“写影评门槛低”“阿狗阿猫都能写影评”这种论调——因此学术期刊的电影论文越写越“高深” 。 但实际上 , 通过阅读罗杰的文章 , 我们可以知道 , 写作的深入浅出是个多么美好而友善的事情 , 但又有多么高的要求 。

实际上 , 《伟大的电影》(1)的中文版问世已经十年 , 重印多次 , 但是我刚刚知道 , 《纽约时报书评》的评论家认为其中列入的雅克·塔蒂的《于洛先生的假期》“不配列入伟大的电影之列” 。 这当然是错误得令人发指的见解 , 同时也能看出美国精英阶层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结构 , 它并非总是值得尊重或赞赏 。 而罗杰的确比他们懂得多 。

罗杰的幽默是骨子里的 。 在他得知自己罹患家族遗传的癌症后说 , 这是父母爱孩子的一种表现 。 纪录片《生命如戏》(Life itself)讲述了关于罗杰的影评人生涯 , 关于他抗癌、直到去世的故事 。 这个始终洋溢着乐观的讲述没有任何煽情 , 却依然是催泪的 , 它告诉你 , 生活、生命是如此的美好 。

或许生活正如罗杰对《我的舅舅》的评论:

“我弟弟需要的是一个目标 。 ”阿佩尔夫人宣称 , 而那恰恰是于洛最不需要的 。 他只想独自一人 , 闲逛 , 欣赏 , 不赶往任何目的地 , 或许也无处可去 。

让·吕克·戈达尔曾说 , “电影不是站台 , 它是一列火车 。 ”我从前一直读不懂这句话 , 直到于洛先生对我揭示了它的含义 。 旅途充满了快乐 , 而悲伤埋伏在终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