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新财险江湖:财险机构“爱”上非车业务几大险种均现两位数增长


金融|新财险江湖:财险机构“爱”上非车业务几大险种均现两位数增长
本文插图
图片来源:摄图网
相较于寿险业的百花齐放 , 财险业的发展一直以“老三家”马首是瞻 , 马太效应较为明显 。
不同的是 , 相较于几年前掘金车险市场 , 2019年财险机构纷纷将目光锁定在非车险业务 , 在非车险业务方面开启了新的竞争 。
老三家依旧是财险市场的龙头
《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注意到 , 一直以来 , 财险业都存在“二八定律” , 即20%的公司掌握行业80%的利润 , 除了老三家和百亿公司以外 , 其他公司很难做到承保端盈利 。
从保费的角度看 , “老三家”的份额逐年提升 , 从2016年末的63.07% , 提升至2019年末的64.14%;从盈利能力的角度看 , 行业超过80%的利润都是“老三家”的 , 财险业的寡头趋势越发明显 。
银保监会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 , 2019年财产险公司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3万亿元 , 同比增长10.72% 。 而从年报来看 , 2019年人保财险保险业务收入4331.75亿元 , 同比增长11.42% , 依旧占据市场霸主地位;平安产险保险业务收入2709.3亿元 , 同比增长9.5% , 位居行业第二;太保产险保险业务收入1329.79亿元 , 同比增长12.9% , 位列第三 。
这也意味着 , 老三家市场占比超六成 , 而80多家中小财险公司需要争抢不到四成的市场 , 激烈程度显而易见 。 而在这之中 , 竞争最为激烈的就是车险业务 , 作为行业巨头 , 老三家稳稳地占据着车险市场的大头 , 中小型险企很难分得一杯羹 。
据《券商中国》报道 , 已经披露年报的74家财险公司中 , 有49家的综合成本率都超过了100% , 也就是说 , 行业超过半数的财险公司的保费收入没能包住支出 , 在承保业务上是亏钱的 。
25家拥有承保利润的财险公司中 , 涵盖人保、平安、太保等超大型财险公司 , 两家农业险公司、两家自保公司以及11家外资保险公司 。 这显示 , 大型财险公司在成本控制上优于绝大多数中小型险企;其次 , 在同等规模的财险公司中 , 外资财险的经营质量更好 。 此外 , 农业险公司和自保公司拥有较好的承保利润率 。
中证鹏元评级分析称 , 龙头财险公司依托对销售网络的控制力、较强的产品设计和定价能力 , 通过发挥规模优势、加强内部成本管控等方式 , 仍能够保持承保端实现盈利;而部分中小型财险公司在车险保费定价下降的情况下 , 费用率高企且随着承保标准放松赔付率持续攀升 , 承保端亏损扩大 , 未来或将逐步退出车险市场;对于中小型财险公司 , 避开大型公司的规模优势 , 进行差异化深耕成为实现承保盈利的重要途径 , 不同财险公司承保业务的经营业绩仍将持续分化 。
非车险业务成为新的竞争领域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 , 2019年 , 财险公司保费收入合计达1.30万亿元 , 同比增长10.72% 。 其中 , 非车险业务中的保证保险、健康险、责任保险、农业保险分别实现保费收入844亿元、840亿元、753亿元和672亿元 , 同比增速分别达30.80%、47.68%、27.51%和17.43% 。
金融|新财险江湖:财险机构“爱”上非车业务几大险种均现两位数增长
本文插图
数据来源:银保监会
相比之下 , 作为财险行业的第一大险种 , 车险业务保费收入8188亿元 , 同比增速仅为4.52% , 增速不仅远远低于非车险业务 , 也不及财险行业整体水平 ,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跟汽车市场和监管的变化有关 。
【金融|新财险江湖:财险机构“爱”上非车业务几大险种均现两位数增长】
《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注意到 , 《汽车工业蓝皮书: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报告(2020)》显示 , 2019年汽车行业销量进一步深度下滑 , 全年累计销售汽车2576.9万辆 , 较上年减少231.2万辆 , 同比下降8.2% , 降幅比上年扩大5.4个百分点 , 比2017年的最高峰(2888万辆)净减311.1万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