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宋朝重文轻武有多严重?( 四 )


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 , 何去非有幸结识了苏轼 , 苏轼看到了何去非的兵法著作后 , 惊为天人 。 苏轼马上向宋哲用写下一篇名为《举何去非换文资状》的奏章 , 要求将何去非由武官转为文官 , 奏章中苏轼直言"去非虽善论兵 , 然本儒也 , 不乐为武吏 。 又其他文章 , 无施不宜 , 欲望圣慈特予换一文资" 。
何去非能折服苏轼这样的人物 , 其才华由此可见一斑 。 宋哲宗于是就任命何去非为承奉郎 , 依旧担任武学博士 。 何去非终于一尝夙愿 , 由武官转为了文官 。
一年后 , 何去非仗义执言 , 批评时政 , 被下放到徐州任州学教授 。 苏轼再次为何去非求情 , 写下《进何去非〈备论〉状》的奏章 , 将何去非的《备论》举荐给宋哲宗 , 为其担保道"若不为所举 , 臣甘伏所典" 。 可惜何去非却没有受到重用 , 终其一生 , 最高也不过担任州县通判 。
【爱历史】宋朝重文轻武有多严重?
文章图片
一个如此杰出的军事理论家竟然蹉跎一生 , 这对何去非来说固然可惜 , 对宋朝来说又何尝不可悲呢?
实际上何去非的个人际遇正是宋朝重文轻武的一个缩影 , 是由当时时代背景所决定的 。 这还得从五代时期说起 , 五代是武将的天堂 ,
后汉大将史弘肇曾大声疾呼:"安定国家 , 在长枪大剑 , 安用毛锥?"
而后晋军阀安重荣更是直言不讳道:"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 。 "
受此影响 , 世人大多都以从军为发家之旅 , 就连不少文人也都弃文从武 。
名将焦继勋就是其中的代表 , 他本是一个读书人 , "少读书有大志" , 当他看到读书没有前途后 , 大喊道:"大丈夫当立功异域 , 取万户侯 。 岂能孜孜事笔砚哉?"而后他弃笔从戎 , 成为五代时期一员大将 , 在宋朝担任过彰德军节度使 , 并且和宋太祖结成儿女亲家 , 他的女儿嫁给赵匡胤第四子赵德芳为妃 。 等到赵匡胤以武将之身篡夺后周江山建立宋朝后 , 他为了防止其他武将有样学样 , 开始纠正重武轻文之风 。
乾德三年(965年) , 赵匡胤一声高喊 , "宰相须用读书人 。 "由此掀起一场读书运动 , 宋朝读书蔚然成风 , 就连大字不识一个的禁军大将党进也开始掉起了书袋 。 宋朝文人地位开始节节攀登 , 武将不得不开始尊重读书人 , 宋朝第一开国名将曹彬每次遇到文人士大夫"必引车避之" 。
【爱历史】宋朝重文轻武有多严重?
文章图片
开宝五年(972年) , 赵匡胤在赵普的推荐下任命文武双全、箭术高超的辛仲甫为益州兵马都监 。 可辛仲甫竟然拒绝上任 , 他认为自己学的是先王之道 , 是个文官 , 不该去当武将 。
最后还是赵匡胤好说歹说 , 才说服他上任 , 任期一结束 , 辛仲甫马上就转为了文官 , 担任三司户部判官 。 实际上 , 宋朝在赵匡胤时期就开始崇文抑武了 , 只不过当时宋朝还没有统一中原 , 武将还能发挥的空间 。
等到宋太宗在巨大的争议中继位后 , 宋太宗马上"方欲兴文教 , 抑武事" , 尤其是两次北伐辽国失败后 , 宋朝开始了彻底的崇文抑武政策 。 宋太宗崇文抑武之严重 , 就连当时一些文官都看不过去 。
端拱二年(989年) , 著名文官大臣王禹偁就劝宋太宗"减儒冠之赐 , 以均战士之功恩" , 他甚至希望宋太宗"抑儒臣而激武臣" 。 可惜都被宋太宗给拒绝了 , 崇文抑武已经成为宋朝国策 。
【爱历史】宋朝重文轻武有多严重?
文章图片
等到宋真宗继位后 , 宋朝统治者更是将崇文抑武政策奉为圭臬 。
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的状元郎陈尧咨 , 他是端拱二年状元陈尧叟的弟弟 , 同样是状元 , 他和哥哥不同的是 , 他也是个文武双全的厉害人物 , 箭术超群 , 出神入化 , 曾以钱币为的 , 一箭穿孔而过 , 人称小由基 。 欧阳修在名作《卖油翁》中称他为"当世无双" 。
陈尧咨对自己的射术颇为自得 , 经常在家射箭 , 结果有一天他母亲怒骂道:"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 , 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 , 岂汝先人志邪?"
【爱历史】宋朝重文轻武有多严重?
文章图片
骂完之后 , 陈母又狠狠的杖打陈尧咨一顿 , 并毁了他的金鱼箭袋 。 后来宋真宗有意让陈尧咨转为武职 , 并承诺会让他担任节度使 , 可陈尧咨被母亲打了一顿后 , 再对武将没有任何兴趣 , 断然拒绝 。
可惜事与愿违 , 后来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 , 他因为被政敌攻击 , 改为宿州观察使 , 陈尧咨非常不乐意 , 还是刘太后亲自出面才说服他上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