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宋朝重文轻武有多严重?( 二 )


等到宋太宗在巨大的争议中继位后 , 宋太宗马上"方欲兴文教 , 抑武事" , 尤其是两次北伐辽国失败后 , 宋朝开始了彻底的崇文抑武政策 。 宋太宗崇文抑武之严重 , 就连当时一些文官都看不过去 。
端拱二年(989年) , 著名文官大臣王禹偁就劝宋太宗"减儒冠之赐 , 以均战士之功恩" , 他甚至希望宋太宗"抑儒臣而激武臣" 。 可惜都被宋太宗给拒绝了 , 崇文抑武已经成为宋朝国策 。
【爱历史】宋朝重文轻武有多严重?
文章图片
等到宋真宗继位后 , 宋朝统治者更是将崇文抑武政策奉为圭臬 。
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的状元郎陈尧咨 , 他是端拱二年状元陈尧叟的弟弟 , 同样是状元 , 他和哥哥不同的是 , 他也是个文武双全的厉害人物 , 箭术超群 , 出神入化 , 曾以钱币为的 , 一箭穿孔而过 , 人称小由基 。 欧阳修在名作《卖油翁》中称他为"当世无双" 。
陈尧咨对自己的射术颇为自得 , 经常在家射箭 , 结果有一天他母亲怒骂道:"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 , 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 , 岂汝先人志邪?"
【爱历史】宋朝重文轻武有多严重?
文章图片
骂完之后 , 陈母又狠狠的杖打陈尧咨一顿 , 并毁了他的金鱼箭袋 。 后来宋真宗有意让陈尧咨转为武职 , 并承诺会让他担任节度使 , 可陈尧咨被母亲打了一顿后 , 再对武将没有任何兴趣 , 断然拒绝 。
可惜事与愿违 , 后来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 , 他因为被政敌攻击 , 改为宿州观察使 , 陈尧咨非常不乐意 , 还是刘太后亲自出面才说服他上任 。
结果 , 陈母又大骂道:"汝策名第一 , 父子以文章立朝为名臣 , 汝欲叨窃厚禄 , 贻羞于阀阅 , 忍乎?"在陈老太太看来 , 陈尧咨去当武臣简直就是有辱门庭 , 无颜面见祖宗 。
重文轻武的风气到宋仁宗时期又达到了一个高峰 , 翰林学士承旨李维本来可以担任枢密副使 , 但他因为出使辽国时写诗自称小臣 , 因此被人抨击 , 无缘宰执 。 心灰意冷的李维主动请求转为武官 , 担任相州观察使 , 此事一出 , 宋朝言官们将他骂了个狗血淋头 , 说他不知羞耻 。
文官主动想做武官会被骂 , 那朝廷让文官转为武官呢?
庆历元年(1041年) , 宋朝在好水川大败 , 宋朝为了激励士气 , 突然下令将范仲淹、韩琦、庞籍、王沿四路主帅暂时由文官转为武官 , 担任观察使 。 范仲淹马上反对道:"观察使班待制下 , 臣守边数年 , 羌人颇亲爱臣 , 呼臣为龙图老子 , 今退而与王兴为伍 , 第恐为贼所轻" 。
【爱历史】宋朝重文轻武有多严重?
文章图片
范仲淹一反对 , 庞籍、王沿也断然拒绝 , 坚辞不受;只有韩琦底气不足 , 为了将功赎罪 , "忍辱负重"的答应了 。 范仲淹可以"先天下之忧而忧 , 后天下之乐而乐" , 唯独不能接受成为一个武官 。 文官不愿担任武臣 , 出身将门的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
庆历三年(1043年)湖南瑶族造反 , 宋朝命岳州知州杨畋去平叛 , 杨畋用了两年时间平叛成功 , 他唯一的愿望就是不要当武将了 。 杨畋是杨业弟弟杨重勋的曾孙 , 根正苗红的杨家将 。
【爱历史】宋朝重文轻武有多严重?
文章图片
他父亲一直想把他培养成武将 , 可他却以出身将门为耻 , 最终他考上了进士 , 成为了文官一员 。 文官不愿做武臣也就算了 , 宋朝有的是武将 , 可宋朝文臣对武将的排斥、蔑视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
宋朝人认为军功再大也不如中状元来得风光 , 直言不讳的道:"状元登第 , 虽将兵数十万 , 恢复幽蓟 , 逐强敌于穷漠 , 凯哥劳还 , 献捷太庙 , 其荣亦不可及 。 "
宋朝文官对武将的蔑视随处可见 。 寇准曾和曹利用一同担任枢密使 , 寇准经常指着曹利用的鼻子骂道:"君武夫耳 , 岂解此国家大事?"宋朝名将狄青担任枢密副使后 , 宰相庞籍就轻蔑地称他为"赤枢" , 非但大臣轻蔑狄青 , 就连微末小官也看不起狄青 。 狄青第一次去枢密院上班 。 因为晚到了些 , 迎接他的官员竟然当面不耐烦地骂道:"迎一赤老 , 累日不来!"
狄青可是这官员的顶头上司 , 竟然连基本的官场礼仪都不顾了 。
【爱历史】宋朝重文轻武有多严重?
文章图片
另一个大将王德用在担任枢密使(和狄青共掌枢密院)时 , 立太子这样的大事宰相文彦博和富弼都不跟他商量一下 , 完全视他这个枢密使如无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