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解放海南,谁是第一功?“扬韩贬邓”大可不必!

作者:莫孤烟
解放海南 , 是在四野15兵团首长邓华、赖传珠、洪学智的统一指挥下完成的 , 40军军长韩先楚在整个决策过程以及具体的战役进程中 , 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 这些都是众所周知的历史事实 。 不过 , 近年来却有“扬韩贬邓”的观点 , 认为邓华在此期间举棋不定 , 如果不是韩先楚据理力争 , 敢作敢担 , 登陆海南就会错过最佳时机 , 历史恐怕就会改写 。
那么 , 真实的决策过程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历史故事】解放海南,谁是第一功?“扬韩贬邓”大可不必!
文章图片
参加海南战役的四野官兵
早在1949年10月下旬15兵团攻占广州后 , 主席就考虑择机攻占海南岛 。 在广西围歼白崇禧集团取得决定性胜利时 , 四野决定着手实施海南战役 , 由15兵团承担这一艰巨任务 。 15兵团下辖43军、44军、48军 , 其中44军要在广东剿匪 , 48军则驻守江西 , 目前兵团司令员邓华手中的部队仅有43军 。
海南岛上 , 有薛岳拼凑起来的十万大军 , 虽说战斗力不强 , 但毕竟人多势众 , 加上有海峡天险做屏障 , 海空军助战 , 足以凭险固守 。 要单靠43军一个军完成渡海作战的任务 , 显然是不够的 。 林彪增派隶属12兵团的40军参战 , 并明确海南战役由邓华统一指挥 。
【历史故事】解放海南,谁是第一功?“扬韩贬邓”大可不必!
文章图片
邓华(右)与彭总(中)陈赓(左)合影
【历史故事】解放海南,谁是第一功?“扬韩贬邓”大可不必!】邓华深入了解了各种跨海夺岛战役的战例 , 特别是对二次大战中盟军登陆西西里岛以及三野金门失利两个战例做了悉心研究 , 最后提出了小部队偷渡的想法 。
金门之战之所以失利 , 有个重要原因是岛上没有内应 。 打海南则不同 , 岛上有已经坚持斗争了20多年的琼崖纵队接应 , 因此部队可以乘坐渔船 , 伪装成渔民 , 分批偷渡过去 。 等到偷渡人数足够控制滩头时 , 再发起强渡 , 这样做比直接发起强渡要稳妥得多 。
邓华的这一建议经四野总部转发给了正在莫斯科访问的主席 , 主席看过后致电林彪 , 指出“必须集中能一次运载一个军的全部兵力 , 携带三天以上粮食 , 于敌前登陆 , 建立稳固滩头阵地 , 随即独立进攻而不依靠后援 。 ”很显然 , 主席不赞同邓华小批偷渡的方案 。 林彪于是致电15兵团 , 命令趁北风季节发起进攻 。
【历史故事】解放海南,谁是第一功?“扬韩贬邓”大可不必!
文章图片
对于主席的指示 , 邓华有不同看法 。 他认为以目前的条件 , 一次运一个军过海是不现实的 , 因为目前根本搞不到那么多船 , 也没有那么多船工 。 琼州海峡最窄的地方也有30公里 , 宽的地方有上百公里 , 比登陆金门难度要大得多 。 因此他在传达命令时说 , 主席的命令当然要坚决执行 , 但要根据战场实际灵活执行 。
对上级指示提出不同意见 , 对邓华来说已不是第一次了 , 他之前当纵队司令员时 , 就曾几次对林彪的命令提出不同意见 , 特别是平津战役时反对先打塘沽后打天津 , 这一主张被林彪采纳 , 并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
【历史故事】解放海南,谁是第一功?“扬韩贬邓”大可不必!
文章图片
邓华和粟裕在一起
在详细调查之后 , 邓华向四野发报 , 阐述了在旧历新年之前不可能完成渡海准备的理由 , 必须推迟战役发起时间 。 一向谨慎的林彪也没有表态 , 说自己没有渡海作战的经验 , 无法做出决策 , 于是将电报转发主席 。 主席回电说 , 条件不成熟就不要勉强 , 如果等季风靠不住的话 , 是否可以考虑购买动力机帆船?
对前方指挥员的意见 , 主席一向是非常尊重的 , 同意了推迟作战的建议 。 可问题是从哪里去弄动力船呢?邓华派兵团参谋长洪学智向林彪汇报 , 林表示这要花很多钱 , 他也无能为力 , 让洪直接去北京汇报 。 洪学智去北京后受到朱老总接见 , 朱表示财政困难 , 让洪去找华南分局书记叶剑英 , 想办法筹集外汇 。
在准备买船的过程中 , 邓华在兵团作战会议上作出了“分批小渡与大举登陆相结合”决策 , 这一决策得到了包括40军军长韩先楚在内的将领的认可 。
【历史故事】解放海南,谁是第一功?“扬韩贬邓”大可不必!
文章图片
在叶剑英的帮助下 , 四野有关部门负责人带着钱去港岛买船 , 结果一无所获 。 既然动力船买不到 , 那就只能靠木帆船了 。 邓华想了个点子 , 把缴获来的十轮卡车上的发动机拆下来装在木船上 , 也能解决部分动力问题 。 不过十轮卡车可没那么多 , 有限的发动机只能装少量船 , 这些船也就成了最关键的指挥船、通讯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