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赵王身边有高人,关键他一个都不用

【爱历史】赵王身边有高人,关键他一个都不用
文章图片
长平之战前 , 秦赵两国差不多站在同一条线上 。 战后 , 赵国彻底丧失了强国地位 , 既没有了统一天下的可能 , 阻挡秦军东进都费劲 。
为什么会是这种结果?
抛除地缘、经济等因素不讲 , 秦赵两国国君在用人上的差距实际上也决定了两国最终的国运 。
廉颇在战事不利的情况下果断将进攻模式切换为防御模式 , 搞得秦军在长平前线耗了三年 , 半点伸展空间都没有 。
说实话 , 防御是廉颇的长处 , 也是赵军在虎狼秦军面前最实事求是的做法 。
廉颇等的就是 , 六国再一次合纵 , 或者 , 秦军那边出现什么变故 , 然后再伺机出击 。
但他等来的却是赵王将他给换下的消息 。
接替廉颇的人是那位毫无实战经验被打上“纸上谈兵”标签的马服子 , 赵括 。
放弃老将廉颇 , 是赵王所犯的第一个错误 。
【爱历史】赵王身边有高人,关键他一个都不用
文章图片
▲廉颇电视剧《大秦赋》/剧照
后来事情的发展确实证明了赵王用人的失误 , 但问题是 , 有人提醒过他呀 。
蔺相如的个人素质已经在“和氏璧事件”和“渑池之会”中被证明 , 当他听到赵王要用赵括的消息后 , 赶紧上书赵王:
“赵括这孩子就是个书呆子 , 只知道读死书 , 根本不知道随机应变 。 ”
赵括的问题不止蔺相如一个人看出来了 , 他老爸赵奢对儿子的定位也是“书呆子” , 理论知识强 , 实践起来啥也不是 。
但赵王铁了心要用赵括 , 因为他已经扛不住前线给他带来的各种压力了 , 他急切想要决战 。
没有听蔺相如这位人才的话 , 是赵王的第二个失误 。
你可能会说 , 赵王其实也是没办法 , 缺粮 , 他必须得迅速决战才能走出眼前的困局 。
但问题是有人给他提供过破局的方法呀 。
此人是虞卿 。
虞卿多有才 , 他以穿着草鞋背着斗笠的寒酸样第一次见赵王时就被赐予黄金百镒 , 第二次见 , 赵王直接就任命他为上卿 。
可见 , 虞卿的才华已经到了让赵王受惊的程度 , 不然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将他放入高官的行列中 。
长平之战刚开打 , 赵国就损失了一名都尉 。 赵王很上头 , 表示要和秦国进行决战 。
但楼昌却建议赵王派使者去秦国求和 。
虞卿直接点破楼昌的用心:
“楼昌的意思是 , 赵军肯定会被秦军打败 , 但问题是 , 谈和的主动权在人家秦国手里呀”;
“赵王您不如这样 , 派使者携带重金出使魏国和楚国 , 这两个国家为了得到我们的宝贝肯定会放使者进去 , 这样就会给秦国形成一种错觉 , 六国又要合纵了” 。
是的 , 秦国最怕的就是六国合纵 , 至秦始皇发动灭国大战的时候都怕呢 。
而且 , 六国合纵确实能给秦国致命一击 。
魏安釐王三十年 , 信陵君就曾率领五国联军大破秦军于河外呢 。 当时 , 秦将蒙骜是仓皇撤军 , 进了函谷关的门 , 再也不敢出来 。
【爱历史】赵王身边有高人,关键他一个都不用】秦王嬴政为什么要听李斯和尉缭的建议以金钱政策对六国重臣进行分化瓦解呢 , 怕的就是六国再一次合纵呀 。
可见 , 六国合纵对秦国来说 , 确实是噩梦 。
而且 , 秦昭王当时也怕六国合纵 , 他也做了最坏的打算 , 如果六国合纵 , 那就只能撤军 。
【爱历史】赵王身边有高人,关键他一个都不用
文章图片
▲秦昭王电视剧《大秦帝国之崛起》/剧照
但赵孝成王根本没听虞卿的话 , 他派重臣郑朱去秦国求和 。
虞卿很无奈:
“郑朱去秦国谈和 , 秦王和丞相范雎肯定会大力宣传此事 , 以此给诸侯营造一种秦赵正在和谈的假象”;
“如此 , 诸侯根本不会来救赵 , 赵军必败” 。
赵王并没有对虞卿的话引起足够重视 , 后来事情的发展果然如虞卿所料 , 郑朱在秦国被热情招待 , 而且还被秦国长时间留着 , 谈和的事也从来不提 。
长平之战最终以赵军死伤四十五万的惨痛代价而收场 。
你看 , 虞卿不仅给赵王分析了求和的弊端而且也给出了破局的办法 。
但赵王不听呀 。
说实话 , 想不通 。
不听虞卿的建议 , 是赵王所犯的第三个错误 。
那赵王信任的都是些什么人?
平原君赵胜、平阳君赵豹 , 都是自己人 。
长平之战的导火索就是赵国接受了韩国的上党郡 , 而建议赵王接受的人正是平原君赵胜;赵国失去六国合纵的机会 , 正是因为派了使者去秦国求和 , 而具体操办人正是平阳君赵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