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为当下探索重大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规律和发展方向提供了众多有益参考。主创团队曾表示,该片在挖掘党史“富矿”、引领青年人生观、以小切口折射大主题等方面进行了创作挑战并最终实现创新性表达。监制、导演黄建新此前在《1921》研讨会上进一步表示,“电影《1921》主题是基于历史的事实,这些史实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丰富,它的核心是人。这些人在历史上起的作用太大了,关于他们的研究很全面,从各个维度都有涉及。电影怎样表现这些人,通过触摸他们的情感、思绪、理想、思想,以及行为逻辑和个性,把他们变成电影的特殊艺术载体来表现其丰富性,这都是挑战。”
文章插图
本文作者在提前观摩此片后对上述提及的挑战和创新进行深入分析,认为影片既有严肃正剧的庄重,又有惊险类型片的跌宕,可以说既好看又具感染力,实现了国际视野、上海视点、青春视觉、自信视界四个维度上的历史再现与艺术融合。
【 文学报?庆祝建党百年特刊|电影《1921》:奔跑的青春身影,是对历史和理想的自信张扬 | 青春】文 / 刘海波
(作者系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
看过《开天辟地》和《建党伟业》的观众都会对《1921》充满好奇和担忧。好奇的是这第三部记录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影片如何拍出新意,担忧的是它是不是只是换了一批青年演员,难以承担电影所需的表演张力。笔者有幸提前观摩了该片,看后不仅没有失望,反倒有些惊喜。影片既有严肃正剧的庄重,又有惊险类型片的跌宕,可以说既好看又具感染力。究其根本,在于这部影片从国际视野、上海视点、青春视觉、自信视界四个维度讲好了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孕育诞生前后的开天辟地征程。
从国际视野回看风云
影片真正的起伏是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比利时的被捕,幸运脱身后的马林来到上海,与另一位在沪的左翼人士尼科尔斯基接上头,但已经得到情报的法租界当局立刻展开了对马林的跟踪和调查,这条追逃线让影片充满张力,也让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能否顺利举行充满变数。
与此同时,日本特高课也获得了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前往上海的情报,同时有两名日本的左翼激进人士也去了上海,于是日本情报人员追踪到上海,调查日本左翼人士与共产国际的接触,这第二条国际追踪线,进一步加强了影片的戏剧张力。
文章插图
围绕参加了中共一大的两位外国人,交代他们来沪前和在沪期间的历险,不仅使《1921》有了区别前作的新意,更关注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和1919年第三国际成立后欧亚各国暗流涌动的共产主义运动及对它围堵限制的时代大背景,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外部因素做了必要的补充,历史描述更全面,从世界革命的角度看待中国革命,将其视为二十世纪共产主义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和地位就不局限于本国。
影片的国际视野还体现在对旅欧和旅日早期共产党人的表现,特别是周恩来、赵世炎、刘清扬、邓小平等在法勤工俭学期间的革命行动及其与中共一大成立之间的呼应——虽然接到了开会的通知,但是路途遥远,旅法支部无法派代表回来参会。留法革命者半公开的活动与中共一大在上海法租界举行还传递了另外的信息,即当时法国政府对包括共产主义运动在内的左翼运动采取了相对宽容的态度。
全景突显上海视点
影片的另一大特色是充分突显了中共一大举办地上海的文化元素。《1921》戏份最重的角色是筹办会议的李达和他的妻子王会悟,影片不仅详细交代了他们如何确定会场和租借博文女校为代表住宿地,交代了他们对各地代表特别是共产国际代表和湖南来的李达同乡毛泽东的接待,还向前延伸到李达与王会悟在陈独秀家里的成婚、李达翻译出版革命书籍和开办平民女校等。鉴于李达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入研究,中共一大举行期间,他是最积极的发言者,而王会悟则承担了在门外警卫望风的任务,她不仅在会议遇险时带领参会者迅速转移脱身,还提出了最后一天去嘉兴南湖游船上开会的绝妙主意。在南湖的船上,船舱里代表在热烈讨论,倪妮饰演的王会悟则撑着一把油纸伞坐在船头,宛若一个红色女神,是这部影片里最美的形象。
- 韩慧英|见证南北文化交融 山西文水“采茶调”的前世今生
- 中国人|东西问丨文明根性特别策划(三)之七:杨庆中:包容如何融入中国人的血脉?
- 论文选|陆祖鹤书法论文选《书道之悟》出版
- 艺术培训|德州市文化馆2022年“德艺课堂” 春季公益艺术培训开始招生!
- 中老年人|这种生活中最常见的食物,竟然会加速衰老?!
- 赵丰|让文物走进生活 文旅商共建博物馆落地杭州
- 腌黄瓜|火腿土豆沙拉
- 文化节|沪上首家传统文化传承中心——“北站传统文化传承中心”揭牌成立
- 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3月1日起恢复开放
- 艺术|东西方艺术巧妙融合 重庆女孩画“家门皮肤”受年轻人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