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下旧闻考|两百年前,天桥的渠为何开了又填?( 二 )


日下旧闻考|两百年前,天桥的渠为何开了又填?
文章插图
张次溪先生提到的天桥以西之斗母宫现已不存。在今永安路东口路北59路公交车站北侧,有一条死胡同,名为永胜巷,即原斗母宫的西夹道,由此可以大致判断出斗母宫的位置。
斗母宫为道观,康熙三十四年建,乾隆二十二年敕修。该观在《日下旧闻考》《宸垣识略》《光绪顺天府志》等北京历史文献中均有记载。民国初年,斗母宫改建公共浴池,乾隆《皇都篇》《帝都篇》石碑被挪至先农坛北坛根。1935年《晨报》记载:“先农坛石幢,旧在前门外天桥西路北之斗母宫内,因便于保存,乃移置于先农坛外坛之坛墙下。后外坛拆除,古柏地亩皆标卖,乃又将幢石迁移于内坛。”
斗母宫之石幢移至先农坛内坛保存后,幢顶、幢身、幢座,被分别拆卸,散倒于地,新中国成立后被埋入地下。2004年底,该幢终于在先农坛北坛门附近的京青食品厂院内重见天日,现置于首都博物馆东北侧广场上。
日下旧闻考|两百年前,天桥的渠为何开了又填?
文章插图
另外1750年《乾隆京城全图》所绘斗母宫、弘济院的位置亦分别与今永胜巷、红庙街78号院的位置相符,印证了张次溪先生所言。
1864年《普鲁士特使远东风景记录》中出现了最早的天桥形象。从版画中可以看到,天桥为单梁双栏石拱桥形制,桥宽至少十余米。桥南两侧地面翻起,石板零落,隐约呈方形轮廓。这有可能就是道光年间迁移两座御碑亭后留下的痕迹,与张次溪先生所言“光绪间仅余二亭之三合土基址”相印证。
开渠立碑是乾隆皇帝对北京南中轴线的一次重构。乾隆帝仿照唐代洛阳天津桥的设置,在天桥南侧开渠六道,并设置东西碑亭,为日月天汉表胜之象。
这对石碑是北京中轴线上重要的文化遗产,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乾隆为什么要开渠立碑?
乾隆皇帝耄耋之年亲自主持完成了这项京师南中轴路的改造工程,其目的是“奠经涂以巩皇图”,“开国家万年有道之长也”。乾隆皇帝对自己一生的功业颇为自负,这次改造工程也是“昊苍鸿眖”,天授君权的意志体现。
南城是“明堂”(天坛及先农坛)所在,“明堂”是南郊举行国家祭祀大典的最高礼仪场所。清代《大驾卤簿图》反映了这一盛况,三千余人的祭天队伍由紫禁城出发,浩浩荡荡,进入天坛。前有瑞象前导,大象背驮宝瓶,寓意“太平有象”,中有五辂(玉、金、象、革、木五种大车)仪仗,后有鼓乐队、兵旗队,最后是36人抬的皇帝御辇,两侧还有前呼后拥的侍卫护军、文武百官等。整个队伍绵延数里,盛大煊赫。这么重要的地方,自然需要环境整治,这次改造后乾隆帝认为“风沙弗致,堙坛洁清昭敬且惬观瞻”。
南象征着万物竞相生长的繁荣景象。天子御极,面南背北,君临天下,即面对繁华市井、“国家丰豫之景”,这正是“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的意义。永乐定都北京之后,于正阳门外开辟廊房,“召民居住,召商居货”,形成今天前门南大街的格局。清《日下旧闻考》云:“今正阳门前棚房比栉,百货云集,较前代尤盛。”即言清朝“向明而治”功逾前朝。唯向明而治、国家丰豫,才能江山永定——嘉靖帝增筑京师外城,命名中轴线南端新筑之城门为永定门,即为此意。
乾隆皇帝这次开渠,对南城的市容环境、商业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此后30年间,南城地区“天桥南望风埃小,春水溶溶到酒边。”“九衢车马去如织,更无过客停吟鞭。”
但是随着“林清之变”的发生,这六条水渠和碑亭相继被拆除,然清朝的国运并未改变。
(作者单位:北京市古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