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官渡之战,袁绍出兵的意义是什么?

影响汉末历史走向的第一场大战 , 当然是袁绍与曹操的官渡之战:在战役发起之前 , 绝大多数人都看好地广兵多的袁绍袁本初 , 连荀彧也承认 , 曹操的兵力只有袁绍的十分之一 , 如果双方不讲战略战术 , 就是一拥齐上死磕 , 曹操连半点胜算都没有 。
建安五年 , 曹操在官渡曾陷入袁绍的包围而险象环生:“太祖保官渡 , 绍围之 。 太祖军粮方尽 , 书与彧 , 议欲还许以引绍 。 彧曰:‘公以十分居一之众 , 画地而守之 , 扼其喉而不得进 , 已半年矣 。 情见势竭 , 必将有变 , 此用奇之时 , 不可失也 。 ’”
要不是荀彧力劝 , 曹操就偃旗息鼓灰溜溜地撤回许昌了 。 接下来袁绍和他的谋士们昏招迭出 , 给了曹操咸鱼翻身的机会:“以奇兵袭绍别屯 , 斩其将淳于琼等 , 绍退走 。 审配以许攸家不法 , 收其妻子 , 攸怒叛绍;颜良、文丑临阵授首;田丰以谏见诛:皆如彧所策 。 ”
【爱历史】官渡之战,袁绍出兵的意义是什么?
文章图片
袁绍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 主要原因除了曹操荀彧技高一筹 , 还有来自袁绍猪队友的神助攻 , 有人说袁绍败亡 , 六个人罪无可逭 , 他们就是荀彧必胜信心的来源:“田丰刚而犯上 , 许攸贪而不治 , 审配专而无谋 , 逢纪果而自用 , 颜良、文丑 , 一夫之勇耳 , 可一战而禽也 。 ”
后世史学家在荀彧论断的基础上 , 又给袁绍兵败官渡找了两个拆台挖墙脚者:“刘备开溜 , 袁绍失了外援;张郃反水 , 袁绍折了臂膀 。 ”
这样盘算下来 , 导致袁绍兵败官渡的“罪人”居然有八个之多 , 谁是罪魁祸首 , 那就得在半壶老酒展示完相关史料之后 , 再由读者诸君下最后的结论了 。
【爱历史】官渡之战,袁绍出兵的意义是什么?】有人说袁绍向曹操发起主动进攻 , 其实是被郭图和审配忽悠瘸了:“兵书之法 , 十围五攻 , 敌则能战 。 今以明公之神武 , 连河朔之强众 , 以伐曹操 , 其势譬若覆手 。 今不时取 , 后难图也 。 ”
【爱历史】官渡之战,袁绍出兵的意义是什么?
文章图片
我们细看《后汉书·袁绍刘表列传》中的这段记载 , 就会发现郭图审配的话并不是没有道理:袁绍“既并四州之地 , 众数十万” , 除了留守兵力 , 可出动十万步骑兵去打曹操 , 并形成十比一的碾压性优势 。 曹操当时还不够强大 , 朝中的反对势力依然存在 , 但是他掌控着金字招牌刘协 , 挟(奉)天子以令诸侯(不臣) , 天下英才趋之若鹜 , 假以时日羽翼渐丰 , 就不是袁绍能对付得了的了 。
袁绍不想养虎遗患 , 及早出兵是明智之举 , 而沮授和田丰的持久战、袭扰战根本就是杀敌八百自损三千:袁绍比曹操地盘大 , 防守更困难 , 如果曹操不断袭扰 , 他就会顾此失彼疲于奔命——田丰沮授的设想 , 是把曹操当白痴了 。
田丰沮授不赞成袁绍出兵 , 这只是见解不同而已 , 忠志之士在主公做出决定后 , 就应该保留自己的意见 ,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即使是错误的决定 , 只要大家都努力执行 , 也未尝不能取得良好结果 。
【爱历史】官渡之战,袁绍出兵的意义是什么?
文章图片
袁绍出兵的意志不可动摇 , 田丰沮授不但没有想方设法查缺补漏 , 反而在大庭广众之下开始哭丧——田丰高唱“曹操不可战胜论” , 沮授做得更绝 , 他散尽家财 , 表示自己不过了:“以曹兖州(曹操领兖州牧)之明略 , 又挟天子以为资 , 我虽克伯圭(公孙瓒字伯圭) , 众实疲敝 , 而主骄将忲 , 军之破败 , 在此举矣!”
夫战 , 勇气也 , 气可鼓而不可泄 。 田丰和沮授就像两把锥子 , 把袁绍这个皮球扎了满身窟窿 , 这也就是袁绍 , 要是换了曹操或刘备孙权 , 早就把他俩推出去砍了 。
实事求是地说 , 官渡之战前期 , 袁绍打得还是不错的 , 如果不停手地打下去 , 曹操肯定支撑不住:“时公(曹操)兵不满万 , 伤者十二三 。 绍复进临官渡 , 起土山地道 。 公亦于内作之 , 以相应 。 绍射营中 , 矢如雨下 , 行者皆蒙楯 , 众大惧……太祖与绍相持日久 , 百姓疲乏 , 多叛应绍 , 军食乏 。 ”
【爱历史】官渡之战,袁绍出兵的意义是什么?
文章图片
曹军战损已经达到两三成 , 再打两仗 , 曹军伤亡过半 , 肯定会崩溃 。 就在局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 , 袁绍的谋士和谋士、谋士和武将又吵成了一锅粥:审配抓了许攸横行不法的亲属 , 颜良出征前 , 沮授给他“念悼词” , 这帮家伙就没想过有什么事情打完这一仗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