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从吴三桂放清军入关,到雅克萨之战,清朝前期有多强

【历史故事】从吴三桂放清军入关,到雅克萨之战,清朝前期有多强】明朝末年 , 天下大乱 , 李自成率军攻入京师 , 崇祯皇帝煤山自缢 , 明朝灭亡 。 崛起于东北的后金(清)联合投降的吴三桂 , 在山海关击败李自成大军 , 随后剿灭李自成、张献忠以及南明的抗清势力 , 正式入主中原 , 并定都北京 , 开创延续296年的大清王朝 。 清朝时期 , 发生过很多战争 , 本文将带大家快速了解清初几次具有重要意义的战争 。
【历史故事】从吴三桂放清军入关,到雅克萨之战,清朝前期有多强
文章图片
一、郑成功收复台湾
明朝后期 , 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台湾岛 , 修建台湾城和赤嵌城两座城堡 。 清初 , 在福建金、厦地区抗清的郑成功决定收复台湾 。 1661年 , 郑成功率数百战舰从金门横渡台湾海峡 , 抵达台湾西海岸 。 舰队占据台湾城和赤嵌城之间的海湾 , 切断两座城堡的联系 , 然后登陆包围并攻下赤嵌城 。
【历史故事】从吴三桂放清军入关,到雅克萨之战,清朝前期有多强
文章图片
郑成功率领将士击败从东南亚赶来增援的荷兰舰队 , 并围困台湾城8个月 , 迫其投降 , 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 , 并设置府县进行管理 。 1683年 , 清军在施琅率领下进入台湾 , 郑成功后代郑克爽归顺清朝 , 清朝设置台湾府 , 隶属于福建省 。
【历史故事】从吴三桂放清军入关,到雅克萨之战,清朝前期有多强
文章图片
二、三藩之乱
清初 , 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助清灭明有功 , 被封镇守云南、广东、福建 , 三藩势力日益强大 , 拥兵自重 , 成尾大不掉之势 。
1673年 , 康熙为加强统治 , 决定削藩 , 引起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起兵反叛 。 三藩之乱席卷近大半个中国 , 叛军很短时间就占据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四川、湖南、福建等省 , 一时间清朝统治岌岌可危 。
【历史故事】从吴三桂放清军入关,到雅克萨之战,清朝前期有多强
文章图片
在初期平叛不利的情况下 , 康熙一改全线出击的策略 , 重点进攻吴三桂 , 对耿精忠、尚之信等部进行安抚 , 暂停对广东、福建削藩 , 以分化瓦解叛军 。 耿精忠、尚之信、王辅臣等都相继反正降清 , 郑经被杰书率军击败 , 退回厦门 。 吴三桂匆匆称帝 , 结果没过几个月就病逝了 , 其子吴世璠继位 。
【历史故事】从吴三桂放清军入关,到雅克萨之战,清朝前期有多强
文章图片
1681年 , 清军攻入昆明 , 吴世璠自杀 , 三藩之乱结束 。 康熙经过八年的战争 , 才最终平定三藩 , 消除了藩王割据 , 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分裂局面 。
三、雅克萨之战
沙皇俄国为了得到出海口四处扩张 , 派出殖民者对我东北地区进行渗透侵占 , 康熙皇帝经过一系列的准备 , 于1685年-1688年间两次下令对入侵的沙俄侵略者予以痛击 , 收复了雅克萨 , 遏制了沙俄进一步南下入侵的势头 。 康熙帝的雅克萨之战对抗击沙俄侵略 , 维护祖国领土是有积极意义的 。
【历史故事】从吴三桂放清军入关,到雅克萨之战,清朝前期有多强
文章图片
由于噶尔丹的反叛 , 如果不尽快处理好东北问题 , 清朝可能面临两线作战 , 只好在胜利的情况下和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 由于未能在东北加强防御部署 , 给沙俄留下了可趁之机 , 晚清丢了东北大片领土便与此有一定的关系 。
【历史故事】从吴三桂放清军入关,到雅克萨之战,清朝前期有多强
文章图片
从这几次战争来看 , 不论海战还是陆战 , 清朝初期的战斗力是非常强悍的 。
郑成功率领将士击败从东南亚赶来增援的荷兰舰队 , 并围困台湾城8个月 , 迫其投降 , 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 , 并设置府县进行管理 。 1683年 , 清军在施琅率领下进入台湾 , 郑成功后代郑克爽归顺清朝 , 清朝设置台湾府 , 隶属于福建省 。
【历史故事】从吴三桂放清军入关,到雅克萨之战,清朝前期有多强
文章图片
二、三藩之乱
清初 , 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助清灭明有功 , 被封镇守云南、广东、福建 , 三藩势力日益强大 , 拥兵自重 , 成尾大不掉之势 。
1673年 , 康熙为加强统治 , 决定削藩 , 引起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起兵反叛 。 三藩之乱席卷近大半个中国 , 叛军很短时间就占据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四川、湖南、福建等省 , 一时间清朝统治岌岌可危 。
【历史故事】从吴三桂放清军入关,到雅克萨之战,清朝前期有多强
文章图片
在初期平叛不利的情况下 , 康熙一改全线出击的策略 , 重点进攻吴三桂 , 对耿精忠、尚之信等部进行安抚 , 暂停对广东、福建削藩 , 以分化瓦解叛军 。 耿精忠、尚之信、王辅臣等都相继反正降清 , 郑经被杰书率军击败 , 退回厦门 。 吴三桂匆匆称帝 , 结果没过几个月就病逝了 , 其子吴世璠继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