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兄弟阋墙的惨剧,朱棣和朱瞻基爷孙共下黑手操纵的晋藩大内斗

洪武三十一年三月 , 四十一岁的晋王朱棡突然薨逝 , 太祖震惊且哀恸不已 。 一方面朱棡是太祖除朱标外最宠溺的儿子 , 另一方面朱棡也是“塞王”们藩屏朝廷并互相掣肘的重要一环 。
朱棡的突然离世 ,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 , 燕王朱棣失去了制衡 。 不过太祖也没有时间去重新布置和调整了 , 只得寄希望于朱棡的嫡长子继任晋王朱济熺 。
洪武三十一年五月十二日 , 当日又赍到圣谕:五代初梁遣将康怀贞侵晋 , 围潞州 。 及晋王李克用卒......梁王闻夹寨不守大惊 。 既而叹曰:“生子当如李亚子 , 克用为不亡矣 。 至如吾儿 , 豚犬耳 。 ”
《太祖皇帝钦录》
【历史故事】兄弟阋墙的惨剧,朱棣和朱瞻基爷孙共下黑手操纵的晋藩大内斗
文章图片
太祖在驾崩前给朱济熺下了一道圣旨 , 这道类似遗诏的圣旨通篇没有交代什么具体事务 , 只是讲了历史上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 。 五代时晋王李克用死后他的弟弟李克宁欲夺王位 , 后梁朱温也欲攻灭晋国 , 嗣封晋王李存勖(李克用之子 , 也被称为李亚子)设计诛杀了自己的叔叔并大败朱温 。
太祖是什么意思呢 , 相信很多朋友和笔者一样都会对号入座 。 朱济熺也是嗣封的晋王 , 同时他也有个颇有能力和想法的叔叔 。 笔者也相信当时的燕王朱棣也是这么认为的 。
注:由于建文对藩王的辣手操作 , 靖难爆发后朱济熺并未像太祖期望的那样去勤王 , 而是选择了两不相帮、默默观望 。
所以靖难之后 , 登基称帝的成祖朱棣 , 因朱棡多年的欺辱出于报复要整治晋藩;为稳固自己的皇位和皇权也同样要整治实力强劲的晋藩 。 不过朱允炆那种简单粗暴的削藩办法 , 不仅效果不佳 , 以此为借口发动靖难的成祖也没法去用 。
成祖就换了一个办法 , 堡垒也可以从内部去瓦解 , 为何不让朱棡的儿子们自己去内耗呢?朱棣看中的人选是朱棡的第三子昭德王朱济熿 。
之所以选他 , 是因为朱济熿从小就凶戾 , 在朱棡诸子中是个异类 , 朱棡也不喜欢自己这个儿子(太祖也不喜欢这个孙子) 。 在父兄异样眼光中长大的朱济熿拆自家的晋藩 , 不但不会有压力 , 说不定还会乐在其中 。
其次朱济熿的岳父也是个名人 , 是为成祖的靖难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二五仔”李景隆 。 有时候真的不能不感慨 ,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
洪武三十五年九月 , 成祖下令高平王朱济烨(朱棡二子)和朱济熿迁藩平阳(现山西临汾) , 并将朱济熿改封为平阳王 。 同时成祖要求晋藩分出一个王府护卫供他们使用 , 并提供王府印信让他们独立控制 。
注:朱棣靖难后不承认朱允炆的皇帝称号 , 将他统御的四年的年号用洪武代替 , 所以明朝官方文件上洪武朝一直延续到了洪武三十五年 。
紧接着在永乐元年 , 成朱命江阴侯吴高镇守大同 , 以御边为由拿走了太祖赋予晋藩节制山西军卫的权力(山西行都司有近三十个军卫 , 大概十六万兵马) 。
随后成祖又以庆成王朱济炫(朱棡四子)“长成未谙政务” , 将其迁藩至潞州(今山西长治) 。 完成对晋藩的分化并布置好“战场”后 , 成祖就开始引导并鼓励侄子们内斗了 。
【历史故事】兄弟阋墙的惨剧,朱棣和朱瞻基爷孙共下黑手操纵的晋藩大内斗
文章图片
不过最初效果并不好 , 首先是晋藩的重要人物高平王朱济烨并不热衷于争权;其次老三朱济熿很清楚 , 就算搞垮朱济熺 , 亲王位置也是自己二哥朱济烨的 , 所以他也不积极 。 因此晋藩内部斗争的氛围一直火热不起来 。
而且朱济熺玩了一招以退为进 , 主动要求朝廷收回王府护卫 。 被点了死穴的成祖 , 不但不敢同意 , 一时之间也不好做别的动作 。 以上这些原因让成祖也只能暂时偃旗息鼓 , 静待时机 。
永乐五年晋藩内部出现了变化 , 高平王朱济烨病逝(绝嗣除国) 。 朱济烨的死让老三朱济熿大受鼓舞--搞掉朱济熺他就能成晋王了 。 朱济烨开始在晋藩内部积极串联 , 最终拉拢了庆成王朱济炫(老四)和永和王朱济烺(老六) , 此后三人不停地上奏朝廷状告朱济熺的各种“过错” 。
老五宁化王朱济焕则偏向晋王朱济熺那一边 , 老七广昌王朱济熇因为年幼并未站队 。 至此朱棡的儿子们正式分成了两派 , 晋藩内斗氛围已然形成 , 始作俑者成祖当然不会忘记点火了 。
成祖先是利用朱济熿等人的弹劾 , 不断的训斥朱济熺 , 并将他亲信的王府属官罢免替换为朝廷新人 。 永乐八年 , 成祖以北征蒙古为由 , 从山西行司和晋藩王府护卫中抽调一万五千人至北京从征 。 抽调兵马后 , 成祖又赋予大同镇守吴高节制晋藩三护卫的权力 , 这近乎剥离了晋王的军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