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一点】热门彩妆大牌失去高贵性( 二 )


从品牌诞生到没落停产不到十年 , 一位美妆博主这样评价拉杜丽:「美则美矣 , 色号也丰富可爱 , 但一块就要几百块 , 而且拉杜丽除了爆款腮红并没有其他的出圈产品 , 没落也是必然的吧」 。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 , 自拉杜丽宣布停产之后 , 其浮雕系列腮红并没有像其他大牌一样价格打折跳水——代购的价格反而更贵了 。
大牌彩妆建立了国内消费者对于美妆的认知 , 所以一旦这个「开关」被接通 , 消费者就会保持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易感性 , 从而影响之后的消费决策——心理学家们把这个过程叫做「锚定」 。
威廉·庞德斯通在《无价》一书中这样描述锚定效应:「只要我问你 , 最高大的红杉树是不是有200多米高 , 我就启动了你去思考非常高的树 , 你从记忆里抽出的树木样本就产生了向上的偏差 。 你想到了红杉、巨杉和桉树 , 还有隐约记得的从Discovery探索频道上看到过的一切超高树种 。 就算你最终得到了事实——地球上没有什么树能有两百多米高 , 你也无法完全无视刚刚进行过的思考 。 」
「谎言重复三遍就成了真的 。 」刘易斯·卡罗尔在诗集《猎蛇鲨》中写道 。 想就是信——在消费层面 , 有些决定是逻辑思考的结果 , 有些决定则完全是无意识产生的 。
价格固然在本质上是数字性的 , 却往往包含有强烈的直觉成分:它不是问题的答案 , 而是欲望的表达 。
所以在一开始就建立起了一定「威望」的大牌彩妆 , 在一部分价格锐减时 , 欲望随着价格一起下降了 , 消费者们也完成了对其的祛魅 。
博客「谈谈百老汇」上曾有一位制片人说 , 「知道他们为什么不卖便宜的座位吗?因为要是你把交响乐或者包厢座位的价格定得太便宜 , 人们会觉得里头肯定有鬼 。 」
百老汇的生意主要靠游客维持 , 而游客们选择的时间有限 , 几乎没有谁知道该如何判断哪个座位值多少钱 。 所以此时一张门票的感知价值就与其价格成正比——一场演出门票敢卖480美元 , 那一定值得看 。
所以回过头来看 , 露华浓确实生不逢时 。
在早前大牌彩妆横扫国内市场的很长一段时间里 , 露华浓是作为「贵价平替」来迎合消费者的 。 对于注重品质的消费者来说 , 十几块一支的口红和三十几块的粉底液 , 会让人心生疑窦——是在哪个小工厂做出来的吗?人们也更偏爱在消费能力范围内选择更高端的大牌化妆品 。
而在国产美妆品牌爆炸式增长之后 , 平价且高质的彩妆产品拼下了一片天地 , 一二线城市的消费者则逐渐转变了消费观念 , 愿意接受平价美妆 。
再加上美妆本就是一个应深谙创新之道的行业 , 品牌平均每18-24个月推出新品或更换新的包装是常事 。 完美日记的上新频率不到6个月 , Colorkey、Girlcult也分别与皮卡丘、芝麻街联名 。
所以此时的露华浓绝对谈不上聪明 , 它既没有保护好自己平价好用的标签 , 也在与市场其他档次的品牌的营销角力中逐渐失去了张力 。
而关于国外大牌彩妆与国产美妆在价格之上的角力 , 则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 平贵价都有其生存之道 , 重要的是如何为消费者创造幻想 。
吴怼怼工作室原创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