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读史|西方音乐发展的奠基石,点燃希望火种:“宗教外衣下的音乐艺术”( 二 )


到了十一世纪的时候 , 一种用线来记录音乐的全新记谱法出现了 , 这就是五线谱的雏形 。 不同的线表示不同的音阶高度 , 会对应不同的声音 。 这种记谱法的出现 , 让中世纪音乐有了全新的意义 , 这种原来只是辅助宗教祈祷 , 带动教徒情绪的工具发展成了有自己独立体系的一种艺术 。
在中世纪早期 , 音乐几乎都是单旋律的 , 教会的那些圣咏歌曲 , 都是单声部的演唱曲目 。 而随着发展 , 人们开始在单声部的声歌中加入了另一个声部 , 让整个音乐听起来更加恢弘大气 , 很好的扩展了声歌的形式与内容 。
多声部的音乐 , 既保留了圣咏原来的内容 , 又为它增加了全新的一种体验 , 大大的提升了这种音乐的艺术性 , 也直接推动了西方的音乐发展 ,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
由于音乐不再是单一一个声调 , 所以就对音乐本身的要求更加高 , 节奏被更好的运用和丰富起来 。 教会音乐终于不再是死板单一的经文吟诵 , 而变成了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 , 大胆创新的一种艺术形式 。
十二年读史|西方音乐发展的奠基石,点燃希望火种:“宗教外衣下的音乐艺术”
文章图片
为了更好的满足教会音乐的需求 , 很多更先进的乐器也被发明了出来 。 在教堂乐器中 , 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管风琴 。
这种风琴声音十分的宏大有气势 , 音量特别的巨大 , 它演奏的音乐可以传遍教堂的每一个角落 。 而且它的音色十分优美雄浑 , 庄重又典雅 , 十分适合表达教会音乐的精神内核 。 大型的管风琴十分的笨重 , 体积特别巨大 。 这也是在中世纪开始被应用于教堂的一种特殊乐器 。 并且一直流传了下来 。
巴赫曾经对自己的音乐创作目的进行阐述:
这不仅仅是巴赫的愿望 , 也是当时很多音乐家的愿望 。 由于中世纪的宗教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绝对统治 , 让他们的势力非常庞大 。
十二年读史|西方音乐发展的奠基石,点燃希望火种:“宗教外衣下的音乐艺术”
文章图片
为了更好的传播宗教思想 , 表达宗教情感 , 这些教会往往会聘请很多懂得音乐的人来到教会 , 专门为宗教服务 , 为上帝服务 。 在教会强大力量的支持下 , 这时候的音乐工作者们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
激发了更多的音乐创作欲望 , 也产生了很多流传后世的佳作 。 教会这种完善的管理系统 , 和固定的音乐表现场所 , 也让他们这些作品能更多的被人们所认识 。
随着后来记谱法的出现 , 复调音乐的产生 , 还有管风琴的应用 , 让音乐成为了基督教精神传达的一种主要的表现形式 。
基督教弘扬的精神 , 也激发了很多音乐艺术家的创作灵感 。 那些博爱、正直、谦逊的高尚道德情操 , 成为了人们精神世界的一股清流 , 灌溉着艺术家们的情感田地 。 在《圣经》中的那些故事和世界观 , 也为艺术家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素材 。
十二年读史|西方音乐发展的奠基石,点燃希望火种:“宗教外衣下的音乐艺术”
文章图片
那时候 , 以宗教为主题的音乐创作十分常见 。 音乐中的那些平等博爱的思想和积极进取 , 乐观向上的观念 , 也是对基督教精神内核的一个传递 。 宗教催生了中世纪音乐的产生发展 , 而音乐也进一步的为宗教的传播提供了更好的方式 。 两者互相成就 , 也让宗教与音乐变得更加密不可分 。
纵观当时的社会情况 , 中世纪时期的社会确实十分混乱 , 到处充斥着战乱、纷争 。 战火不断燃烧 , 生产力得不到发展 , 社会结构也面临着改变 。
在这种条件下 , 一切艺术形式的传承都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 但是教会 , 在混乱中 , 依然保有坚挺的地位 , 在中世纪的一千年时间里几乎无人可以撼动 。
也正因为如此 , 教会成了音乐的一个保护伞 , 让它可以安然的在混乱的中世纪得以延续和发展 。 这也是中世纪音乐成就的一个巨大的前提条件 , 如果没有了教会的庇护 , 音乐也将在战火与动乱中 , 停滞不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