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孟浩然《岁暮归南山》赏析

常言道学而优则仕 , 华夏古代的饱学之士们 , 经过了十年寒窗后 , 大多想要博取一份功名 。 唐朝时 , 取士科考的科目众多 , 除了那些比较特殊、用来选取专门人才的科目之外 , 最主要的当属明经与进士两科 。 相较于需对儒家经典精熟的明经科 , 考察经史、策论等类基础功底、对诗文水准有一定要求的进士科则更为人所熟知 , 成为最广泛的取士通道 。 无数熬过窃光之苦的文人墨客 , 纷纷走向了考场 , 在这里完成了人生当中的龙门一跃 。
【历史故事】孟浩然《岁暮归南山》赏析
文章图片
那么 , 是否只有科考这一种形式取士呢?答案是否定的 。 早在曹魏时期 , 就有过九品官人法这样的荐举遴选制度 。 然而这个按照世家门第品评人物的选才制度最终也导致了世家独据 , 可以说是有着相当大的弊端 。 唐朝时期 , 虽然九品官人法早已被废止 , 但依然存在官员举荐入朝为官的途径 。 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 , 39岁的著名诗人孟浩然赴京应试不中 , 却意外结交了王维 , 两人私交甚笃 。 某次孟浩然被王维邀至内署 , 怎料玄宗突然到来 , 孟浩然惊惧回避 。 王维顺势将这好友举荐给玄宗 , 于是玄宗命孟浩然出来相见 。 孟浩然得见玄宗 , 开始吟诵自己的得意作品 。
【历史故事】孟浩然《岁暮归南山》赏析
文章图片
一、《岁暮归南山》赏析
北阙休上书 , 南山归敝庐 。 不才明主弃 , 多病故人疏 。 白发催年老 , 青阳逼岁除 。 永怀愁不寐 , 松月夜窗虚 。
白话意译:
不打算再上书给朝廷说自己的想法 , 返程回到终南山下我那破落的茅庐之中 。 想来自己应该是没什么才能 , 被明主弃而不用 , 如今年岁渐增多有病痛 , 来往的亲朋故友也渐渐稀少 。 白发日益增多 , 似在催我衰老 , 眼看已经到了岁暮之时 , 又将是新的一年 。 我心中愁绪万千 , 致使夜不能寐 , 松树与月影投射在窗前 , 外面是虚空一片 。
【历史故事】孟浩然《岁暮归南山》赏析
文章图片
可以说孟浩然初次写下这首诗时心情是非常复杂的 。 首联自表将不再追求仕途 , 安心回乡隐居;颔联陈述隐居的原因 , 委婉的表达自己怀才不遇 , 又用多病之后亲友皆疏来暗示无人大力引荐自己 。 颈联叹息岁月催人老 , 自己年近四旬 , 宦途渺茫 , 回首才发现时光匆匆过 , “催”跟“逼”二字 , 将虽心有不甘却无可奈何的情绪表达得恰如其分 。 尾联直言心绪难平夜不能寐 , 末句借窗外影影绰绰的松树与月光 , 表达自己怅然若失的心境 , 意境极佳 , 颇有万物皆虚妄之意 。
【历史故事】孟浩然《岁暮归南山》赏析
文章图片
以现代的角度看来 , 这首诗是孟浩然的归隐之作 , 但在当时 , 年近40的孟浩然应试不第 , 心灰意冷 , 颇为失意 。 又有感于自己怀才不遇 , 心绪激愤 , 才有这样怨怼的作品 。 而真等到面见了皇帝 , 孟浩然吟诵这首诗的想法或许是直触龙颜以博玄宗君恩 , 毕竟从某一种意义上讲 , 君主愿意接纳直言的臣属 , 是开明的表现之一 。 谁成想弄巧成拙 , 吟至“不才明主弃”一句 , 玄宗听出了孟浩然的幽怨与不甘 , 言中似有玄宗无识人之明的语意 , 因此大为不悦 , 直言你自己并没有求仕 , 而我也没有弃你不用 , 怎么要诬赖我呢?于是将孟浩然放归襄阳 。
【历史故事】孟浩然《岁暮归南山》赏析
文章图片
诗中虽然直言“北阙休上书“ , 内里其实隐隐有从来不曾忘却社稷的含义在里面 , 颇有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意思 。 那么回到南山敝庐自然是非我所愿 , 其实还是有进取之意的 。 然而诗中自怨自哀的语意终是触怒了玄宗 , 其实献赋求仕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 又何苦非要用这样充满幽怨之意的作品呢?玄宗本人对孟浩然是颇为赏识的 , 早前也听说过他 , 在孟浩然这次不愉快谒见的最后 , 玄宗自己也郁闷道:”何不云:气蒸云梦泽 , 波动岳阳城?“
【历史故事】孟浩然《岁暮归南山》赏析
文章图片
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
八月湖水平 , 涵虚混太清 。 气蒸云梦泽 , 波撼岳阳城 。 欲济无舟楫 , 端居耻圣明 。 坐观垂钓者 , 徒有羡鱼情 。
时至八月 , 湖水已经涨至与岸齐平 , 水面迷迷蒙蒙 , 似乎与天空连成了一片 , 两者浑然一体 。 云梦泽上弥漫着一片白茫茫的水气 , 水势之大似乎能将岳阳城都撼动 。 想要渡过洞庭湖却苦于没有渡船无法成行 , 就像自己闲居至今没有出仕愧对于当今天子的圣明 。 可惜只能坐着欣赏垂钓之人的喜乐 , 空有一片羡鱼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