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清军入关得了天下,到底是不是捡漏?

【历史故事】清军入关得了天下,到底是不是捡漏?
文章图片
清朝是继明朝以后的封建大一统王朝 , 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大一统王朝 。
关于清朝的历史 , 很多人认为清朝之所以从关外的割据政权成为大一统政权 , 是运气好捡漏了 , 因为李自成消灭了明朝 , 所以才使清军可以顺利入关 , 某种程度上来说清朝是摘了李自成的桃子 。
那么清朝入关得了天下 , 到底是不是捡漏行为呢 , 今天宋安之来具体说说 。
一、清朝入关的确有捡漏成分 , 但得天下并没有捡漏
客观来说 , 清朝可以顺利入关的确有着捡漏因素 , 因为1644年明朝是亡于李自成之手 , 明朝一亡 , 清朝历经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两代人都没有入得关 , 就此入关成功了 。
当然还有人认为清朝当时已经具备入关的实力 , 有没有李自成 , 清朝也可以入关的 。
客观来说 , 明朝当时可谓是腐朽至极 , 军队也没有多少战斗力 , 朝廷上也是乌烟瘴气的 , 财政空虚不说 , 上至崇祯帝是空有振兴之心 , 却能力平庸至极 , 下至是下面大臣党争不断 , 真正干实事的却没有几个 , 而清朝经过皇太极的17年经营 , 实力已是突飞猛进 , 入关的确没什么问题 。
【历史故事】清军入关得了天下,到底是不是捡漏?
文章图片
但很多人都忽略一个原因 , 那便是古代的“华夷之分” 。
清朝在入关之前 , 就曾多次绕道入关 , 甚至直逼北京城下 , 诸如崇祯二年的己巳之变 , 但并没有拿下北京 , 进而逐鹿中原 。
再对比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队 , 只是进军北京一次 , 便是一路是势如破竹 , 基本上没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 , 大多是望风而降 , 甚至到了北京城下 , 京城三大营都是直接降之 。
双方区别为何如此之大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 , 那便是兴起于关外的大清政权 , 因为服饰、语言、生活习俗等与关内大为不同 , 还有其暴虐行为 , 所以当时世人皆是认为其属于“夷”的范围 , 所以即使内部矛盾重重 , 也是支持明廷的 , 因此清军即使多次绕道入关 , 明朝内部也是抵抗甚多 , 也是纷纷支援北京 。
而李自成是起于明朝内部 , 世人认同感自然高 , 因此很多人认为他建立的大顺政权就是下一个大一统王朝 , 所以纷纷是望风而降 , 都想当新朝皇帝的从龙之臣 。 而明廷方面 , 即使崇祯帝号召天下兵马勤王 , 也只是来了唐通的八千兵马而已 , 所以李自成只是进军北京一次 , 便是消灭了明朝 , 并且顺势占据了北方半壁江山 。
【历史故事】清军入关得了天下,到底是不是捡漏?
文章图片
所以以此来看的话 , 因为“华夷之分”的原因 , 面对大清政权 , 腐朽至极的明廷相当于当时世人的主心骨 。 即使清军具备入关的实力 , 那么届时必定是各路军队纷纷支援北京的情况 , 即使清军攻破北京 , 那么接下来攻克北方 , 再平南方 , 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
而李自成消灭明朝 , 无疑是打破了明廷这个主心骨 , 造成了群龙无首一盘散沙的情况 , 所以清朝自然是可以顺利入关 , 并且是各个击破 , 先后消灭李自成之大顺政权、张献忠之大西政权、南明小朝廷 。
如果没有李自成的话 , 最直接来说 , 清廷是不可能打着替明朝报仇的旗号入关的 , 也不能以这个旗号笼络人心 , 更不用说对关内群龙无首的势力各个击破了 , 因此无形之中难度自然是大大增加 , 所以说清朝入关 , 真的有些许捡漏的成分 。
二、清朝得天下并非捡漏 , 而是靠自己的实力
单纯以入关来说 , 清朝的确有捡漏的成分 , 但夺取天下来说 , 清朝可是靠着自己的实力 , 并非是捡漏 。
明朝灭亡以后 , 天下可谓是有着四大势力逐鹿中原 , 分别是李自成之大顺政权、张献忠之大西政权、南明小朝廷、关外大清政权 。
【历史故事】清军入关得了天下,到底是不是捡漏?
文章图片
就世人认同感来说 , 大清政权是不如另外三大政权 。 就以实力来说 , 清朝入关时的八旗总兵力也就是十万左右 , 无论是实力还是声望 , 都远远不如当时如日中天的李自成之大顺政权 , 毕竟当时世人眼里 , 大顺政权就是下一个大一统王朝 。 亦是不如明朝灭亡以后 , 忠于明朝的势力 , 支持明朝宗室建立的南明小朝廷 , 因为南明小朝廷某种程度上就相当于当时正统的延续 。
当时的局面 , 清朝压根并没有什么优势可言 , 但是清朝是一步步扭转局面 , 首先是打着替明朝报仇的旗号入关以后 , 然后命令当时官民为崇祯帝服丧三日 , 以帝礼葬崇祯帝 , 可谓是大大拉拢了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