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对于北伐这件事周世宗柴荣和宋太祖赵匡胤两个人到底谁对谁错呢

【爱历史】对于北伐这件事周世宗柴荣和宋太祖赵匡胤两个人到底谁对谁错呢
文章图片
后周显德六年(959年)也就是周世宗柴荣在位的最后一年 , 这位号称五代第一明君的皇帝开始了御驾亲征北伐契丹(辽国) , 为期仅仅42天 , 战绩是相当辉煌 , 连收三关三州 。 本来周世宗柴荣打算乘胜夺取幽州 , 结果因突发疾病而班师回朝 , 想来如果不是柴荣突发疾病的话 , 那么后周与契丹在幽州城下的对决肯定是一场载入史册的惊世之战 , 然而历史没有如果 , 这场决战终究没来 , 燕云十六州的难题终究没在柴荣手中解决 , 更是在后来成为宋朝挥之不去的噩梦 。
柴荣遇疾返回以后不久便病逝 , 到了次年960年 , 后周大将赵匡胤上演了一出黄袍加身的好戏 , 篡周立宋 。
宋太祖赵匡胤在建国以后 , 并没有继承周世宗柴荣的北伐事业 , 并没有在其基础上进行尝试 , 而是开始了先南后北的政策 。
等到宋太宗赵光义继位以后 , 进行了两次北伐皆是惨败而归 , 最狼狈的时候 , 御驾亲征的宋太宗不只是受伤中箭 , 更是乘着驴车仓惶撤离 。
一般来说王朝开国初期的军队战斗力最高 , 经过宋太宗两次北伐失败以后 , 后来终宋之世是再也没有收回过燕云十六州 , 因此收复北方燕云十六州的历史难题成为宋朝挥之不去的噩梦 。
【爱历史】对于北伐这件事周世宗柴荣和宋太祖赵匡胤两个人到底谁对谁错呢
文章图片
那么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没有继承周世宗柴荣的北伐事业 , 没有在开国军队战斗力鼎盛之际北伐呢 , 尤其是宋太祖赵匡胤在位初期是契丹有着“睡王”之称的暴君辽穆宗在位时期 , 按理说宋太祖赵匡胤如果当时北伐应该会事半功倍的 , 结果却并没有北伐 。 反而到了宋太宗时期 , 宋朝才进行了北伐 , 相信很多人都有疑问 , 甚至认为这是错误的决定 。
那么周世宗柴荣和宋太祖赵匡胤两个人到底谁对谁错呢 , 这背后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深层次原因呢 , 今天宋安之来具体说说 。
【爱历史】对于北伐这件事周世宗柴荣和宋太祖赵匡胤两个人到底谁对谁错呢】一、宋太祖赵匡胤和周世宗柴荣的统一策略刚开始其实是一样的 。
一般来说 , 大部分人认为周世宗柴荣和宋太祖赵匡胤 , 前者是先北后南(先难后易) , 后者则是先南后北(先易后难) , 是截然不同的 。 其实认真来说 , 宋太祖赵匡胤是全盘继承了后周的统一政策 。
我们先来看看周世宗柴荣的统一政策是如何的 。
周世宗柴荣身为五代第一明君 , 自然是一个励精图治有着极大政治野心的皇帝 , 面对当时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 柴荣曾要求臣僚进献统一之策 。
【爱历史】对于北伐这件事周世宗柴荣和宋太祖赵匡胤两个人到底谁对谁错呢
文章图片
最后柴荣接受了大臣王朴的建议 , 要兼并分立的诸国:“攻取之道当先其易者” 。 说白了就是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混一之道 , 因此后周当时连年对南唐用兵 , 将南唐江北州郡全部攻占 。
说起来这个王朴也是一个很有能力之人 , 宋太祖赵匡胤篡周立宋以后 , 曾经这般评价过王朴:“此人在 , 朕不得此袍著” 。 意思是如果王朴还活着 , 那么自己肯定没机会篡位成功的 , 可见对其的评价很高 。
当然除了这个先南后北混一的政策之外 , 周世宗柴荣也没有忘记针对契丹的开边之策 , 可以说柴荣两者都重视 。 因此到了显德六年 , 柴荣抓住时机以后 , 马上灵活的先不再先南后北 , 而是北伐契丹 , 当然战绩是很不错的 , 如果周世宗最后没有英年早逝的话 , 那么可以预见他的政策肯定会改为先北后南的 。
宋太祖赵匡胤在公元960年篡周立宋以后 , 曾向弟弟赵光义这般说道:“中国自五代以来 , 兵连祸结 , 帑廪虚竭 。 必先取西川 , 次及荆广江南 , 则国用富饶矣” 。 可以说赵匡胤的这个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统一政策 , 很明显就是沿用了后周“攻取之道当先其易者”的政策 , 同时加以改进 , 不只是先难后易 , 而且重点发展经济以支持统一事业 , 因此宋太祖赵匡胤的计划之中 , 是从长江上游富庶的后蜀入手 , 最后再及于南唐 , 当然具体实施过程中 , 宋朝根据实际情况是先用兵于两湖地区 。
【爱历史】对于北伐这件事周世宗柴荣和宋太祖赵匡胤两个人到底谁对谁错呢
文章图片
当然宋太祖赵匡胤也一定程度上沿用了周世宗柴荣重视“开边”的政策 。
只不过赵匡胤的“开边”政策 , 相对于保守 , 偏向于稳重 。 并没有趁机北伐 , 而是针对契丹卵翼之下的北汉进行了两次进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