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东周时期的战国战车( 二 )


【爱历史】东周时期的战国战车
文章图片
东周时期的马车资料 , 还传达出了其他一些值得注意的信息
(一)车辆的木件 , 普遍以涂漆的方法加以保护并装饰 。
各地发现的马车遗迹上 , 常留有漆皮痕 。 《考工记辀人》曾讲到车辕髹漆 。 湖北荆门包山战国楚墓出土的一件保存较好的梓木车衡 , 通体涂黑漆 。 在准阳马鞍冢二号车马坑的7号战车上 , 还发现轮牙的外侧近辐处有带状朱绘 。
【爱历史】东周时期的战国战车
文章图片
(二)其时对最易受碰撞的车的车毂的保护 , 主要有三种方式 。
一是在木质毂体上套装环形铜件 。 淮阳马鞍冢二号车马坑之4号战车 , 毂上套6个环形铜件 , 每个都较窄细 , 状如6道铜箍 。 西周时期那种把木毂整个包覆起来的铜毂饰已不流行 。
二是在木毂外缠约皮条并涂漆 。 湖北江陵九店发现的一辆战国马车 , 据观察 , 其毂的加固方法是先在毂上涂一层漆液 , 未干时用皮条或麻线作螺旋式缠绕 , 绕一层后涂一层漆 , 如此循环缠绕二三层后再在表面髹漆 。
三是施胶被筋 。 《考工记轮人》说:制毂“施胶必厚 , 施筋必数” 。 孙诒让注:"穀外周币施以膠筋 , 使之黏合缠绕 , 则任力不至坼裂 。 ”其法类于涂缠革 。 “数”当指反复缠绕 。
【爱历史】东周时期的战国战车
文章图片
(三)东周时期 , 往往在战车的车轴两端安装带尖刃的铜轴头——軎 , 以增强对步兵的杀伤力 。 这种矛状铜车軎 , 在陕西户县宋村春秋秦墓和湖北随县战国初期的曾侯乙墓中都有发现 。 《淮南子氾论训》说:“销车以斗 。 ”高诱注:销车“以刃著左右” 。 当即指此 。
(四)淮阳马鞍冢二号车马坑之4号战车 , 其车厢的后半部装设80块铜甲板 , 甲板每块长13.6厘米 , 宽约12厘米 , 厚0.2厘米 。 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车與对甲士下半身的防护能力 。
【爱历史】东周时期的战国战车
文章图片
参考文献:
《左传成公元年》孔颖达疏引《司马法》
《周礼小司使》郑玄注
《孙子兵法作战篇》
《诗秦风·小戎》
【爱历史】东周时期的战国战车】《十三经注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