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个阶段 , 完成《海军实纪·述战篇》的编纂、印行 。 根据书中信息显示 , 在1924年7月之前 , 《海军实纪》文稿完成 , 时任海军总长李鼎新首先看到 , 并写序言;1925年春季 , 此时已长期寓居天津的刘冠雄到北京时 , 看到该书稿;1926年3月 , 时任海军部次长吴纫里看到该书稿;1926年9月 , 以海军总长代理国务总理的杜锡珪 , 看后写下序言;1926年孟冬(农历十月 , 公历11月) , 《海军实纪》由海军部印刷所印行 。 书前署名“海军部副官前编纂科科长池仲祐编辑 , 海军部总务厅编纂科科长林鉴校勘” , 可知此时池仲祐已不再担任编纂科科长职务 。
《述战篇》分为上下两篇 , 上篇为甲申战事纪 , 下篇为甲午战事纪 , 附申午两役死难群公事略 。 从传略行文来看 , 池仲祐征集到了大量海军将士的遗书、遗文、生平以及家族传承等资料 , 这些应该都是将士后人寄送到海军部的 。 就是这些史料 , 留下了珍贵的“甲午家书”的记载 。
书中 , 池仲祐共写下26名阵亡将士的事略 , 其中包括北洋海军丁汝昌、邓世昌、林永升等21人 。 这21人中 , 有5人的事略 , 池仲祐在文章中留下了他们的家书内容 。 虽然文章中仅仅引用了家信的一两段话 , 但这些只言片语为后人观察北洋将士的内心和思想提供了重要参考 。
有一个人叫池兆瑸 。 他是池仲祐的侄子 , 甲午海战中 , 北洋舰队镇远舰遭到日本舰队集中攻击 , 池兆瑸立于桅盘之上 , 冒着炮火测量敌舰距离 , “适有敌弹飞至 , 穿其胸而颠 , 血肉飞坠” , 阵亡时年仅29岁 。
叁
“有续告者 , 再为补遗备载”
《海军实纪》出版时 , 池仲祐大约65岁 , 已“垂垂老矣” 。 他在书中后记里 , 回忆了与海军将士的交往 , “死绥将士 , 多与贱子雅有情愫” 。 而这次耗时多年的资料搜寻 , 仍然有“殊多挂漏”“寸衷耿耿 , 抱憾何涯 。 ”池仲祐在最后写道:“尚望后此有续告者 , 再为补遗备载 , 已尽表彰忠烈之微忱 。 ”
此后 , 池仲祐是否收到了更多的材料 , 如今已无法确知 。
刘冠雄在担任海军总长期间 , 一直推动为海军修史 。 当年林纾未能完成的《甲申甲午海军殉难诸臣传》 , 在池仲祐的坚持下得以成书 。 拿到文稿时 , 刘冠雄反复批阅 , 不禁为之流涕长叹息 。 他以幸存者的身份慨言:“至附列阵亡死难人员事略 , 表彰忠烈 , 尤后死者之责也 。 海山苍苍 , 海水茫茫 , 安得泛叶舟、携杯醑 , 重向洪涛澎湃中 , 一哭我袍泽诸故人也 。 悲夫!”
故人凋零 , 忠勇殉国 。 池仲祐说:“每值航泊 , 云天怅望 , 未尝不黯然伤神也 。 ”
1927年6月 , 北京海军部撤销南迁 , 当月刘冠雄在天津家中去世 。 大约也在此时 , 池仲祐因年迈去职 , 返回福州故里 。
从1914年12月海军编史处成立开始 , 到1926年11月最后一本海军史出版 , 整个编纂过程历时将近12年 , 共成书三册六篇 。 虽然由于时局、人事等多种原因 , 最终“未竟全功” , 但仍然为后世保存了珍贵的海军历史 , 集中保存了一大批原始资料 , “此乃吾国第一次也 。 ”
【【爱历史】上海图书馆收藏《海军大事记》】学术支持:马尾船政文化研究会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
- 【就爱时尚】今夏的“百褶裤”都流行这么穿?显瘦还上档次,小个子也能穿
- 【游戏迷】召唤青眼白龙的乐器,不止一个“唤龙笛”,吉他才是前奏主乐器!
- 【爱历史】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孔融长大以后的事迹,老师却从来不讲
- 原神2.8版本复刻角色顺序一览
- 原神2.8版本更新时间
- 高能手办团树洞余音雨的秘密通关攻略
- 【就爱时尚】至本|良心国货护肤品牌推荐
- 【爱历史】燕都之“第一仙山”在哪儿?
- 【爱历史】刘备为什么征战半生还没有立足之地?原因很现实
- 黄昏降临时steam叫什么_游戏steam名字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