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实验室Grab:场景越界的常态,是对「权益聚合」的呼应


场景实验室Grab:场景越界的常态,是对「权益聚合」的呼应
本文插图
「Launch 首发」第3辑《场景会员》专题已发布 ,开篇文章以6大认知对「场景会员」做了系统阐释——用户数字化、场景细分、「会员制单元」新供给、生态聚合、反向定义和意义驱动 。
「场景会员」不只是会员制创新 , 更在于系统数字化到全面场景化后的新游戏规则 。 当万物以「场景」连接和创造 , 只有场景的激活才有意义 。 而「会员」意味着承诺 , 是品牌或平台对用户的忠诚 。 「场景+会员」 , 既是造场机制 , 也是标签社群 , 更是造货方法 。
今天分享第1个案例 , 通过这个案例 , 你将了解到东南亚「超级APP」 Garb , 如何以「场景细分」占据出行场景 , 并拓展至本地服务领域?生态权益聚合的「场景会员」 , 是如何触达实际的场景价值?其背后又揭示了怎样的商业竞争格局 。
作者 | 高浩原
来自马来西亚的Grab , 作为东南亚的超级APP , 是「生态聚合」的典型代表 。 在占据核心场景和拓展场景边界过程中 , 不断「场景细分」带来的准确洞察 , 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有人把Grab理解成东南亚市场的滴滴 , 也有人认为它是崛起中的美团 。 但它似乎已经完成了中国互联网巨头滴滴和美团都想完成的事——打入对方的场景 , 实现场景的融通 。 如今 , Grab旗下的业务已包含出行、餐饮、酒店、票务、金融甚至是B2B等等 。
场景实验室Grab:场景越界的常态,是对「权益聚合」的呼应
本文插图
以在场的感知 , 挖掘细分场景的真实痛点
互联网公司 , 天生就应该是数据公司 。 而从数据的沉淀 , 到场景的激活 , 围绕更加精准细分的「场景用户」持续形成解决方案 , 才更加具有意义 。
在东南亚出行领域 , 由于治安问题 , 当地女性的出行安全一直在社会上悬而未决 。 出租车乘坐过程中 , 女性群体的出行痛点 , 被Grab以系统功能设计的形式 , 形成了具体的解决方案——隐私保护 , 路线监控 , 实时报警 , 这也成为了Grab最初切入市场的法门 。
而如何让这种找到场景痛点 , 定义解决方案的能力 , 支撑可持续的产品迭代?Grab 内部拥有一个秘密武器—— Immersion Project项目 。 这个对内开放的项目 , 使开发人员可以坐在 Grab 网约车司机的副驾 , 或是 Grab 外卖小哥的后座 , 协助其完成业务 。 以在场的观察和体验 , 接触被生活细分出的真实场景 , 提升同理心 , 对场景痛点有更直接和深刻的理解 。
在Grab高端出行产品GrabCar中 , 华人游客的需求就被Grab精准地洞察 。 由于语言不通、环境生疏 , 使得华人游客出行的安全、行动的便捷都受到了限制 , 尤其容易遇到当地司机「绕路宰客」等情况 。 这些切实的痛点 , 则被Grab转化为包含「一键定价」、「华人司机」、「在线翻译」等一系列功能 , 形成一套具体的解决方案 。
场景实验室Grab:场景越界的常态,是对「权益聚合」的呼应
本文插图
“(Grab出行领域的产品覆盖)更加细分的解决方案打造 , 还体现在Grab在网约车场景的精细化设计——不仅是常见的不同档位的出行服务 , 还专门设有GrabFamily、GrabPet、GrabAssist等网约车产品 , 满足亲子、宠物友好、无障碍出行等真实需求 。
而更加颗粒度的产品定义 , 实际上与平台的功能迭代能力呈正相关 , 本质都是对场景痛点的持续挖掘和优化 , 对于关联场景的激活 。 因此 , Grab在平台内持续开发出击中客户的新功能或新产品时 , 也展现了其场景会员的生态布局潜力 。
场景实验室Grab:场景越界的常态,是对「权益聚合」的呼应
本文插图
以场景为接口 , 实现精准有效的权益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