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清朝的太原有座永祚寺,晋商都回过来,摸一件名叫“贝山”的宝贝

在我国境内 , 古塔古刹都不算稀奇 , 但是一直以来被人们广泛关注的却不多 , 而山西太原的永祚寺和凌霄双塔就是其中之一 。 值得一提的是 , 虽然永祚寺年代不长 , 但是在明清时期却声名远扬 , 所以一下做生意经商都人到永祚寺烧高香 , 并且还会摸一件宝贝……究竟是什么样的宝贝呢?下面 , 就让小编来给您揭秘吧 。
【爱历史】清朝的太原有座永祚寺,晋商都回过来,摸一件名叫“贝山”的宝贝
文章图片
(本文所有图片 , 全部来自网络 , 感谢原作者 , 如侵犯您的权利 , 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 。 图片与内容无关 , 请勿对号入座)
太原位于山西中部 , 在古代称之为冀州 , 也是我国古代中的“九州”之一 。 考古研究表明 , 早在10万年前的原始社会时期 , 在太原这片土地上就有人类开始繁衍生息 , 创作出了灿烂的原始文化 。 进入文明社会之后 , 从夏商到秦汉太原地区际会风云 , 飞速发展 , 尤其是在汉代设并州之后 , 这里也就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 , 比如李渊父子就从并州起义 , 最终一统乱世建立了大唐王朝 , 并一直到明清太原都是富饶之地 。 新中国成了之后 , 专家们也对太原境内的文物古建展开了普查保护 , 其中有一座叫永祚寺的寺庙还十分有意思 。
【爱历史】清朝的太原有座永祚寺,晋商都回过来,摸一件名叫“贝山”的宝贝
文章图片
永祚寺位于太原市城郊的南山岗 , 据当地县志记载它始建于明朝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 , 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 不过 , 虽然永祚寺和其他千年古刹相比还很“年轻” , 但是在过去的四百多年间却从未被毁坏 , 至今其结构也都还是明代建筑 。 走进永祚寺 , 它包括寺院 , 塔院和碑院 , 其中寺院内的山门 , 大雄宝殿 , 禅堂和后殿等也都全部保存完好 , 此外碑院内还收藏了200多件明清古碑 , 都颇具历史研究价值 。
【爱历史】清朝的太原有座永祚寺,晋商都回过来,摸一件名叫“贝山”的宝贝
文章图片
最关键的是 , 永祚寺内还有“三宝” , 其中第一宝是牡丹花 , 共计40多株不同品类的牡丹 , 如姚黄 , 魏紫 , 赵粉 , 豆绿和状元红等 , 合计也超过6000多株 。 另外 , 还有12株从明代就一直生长至今的牡丹 , 名叫紫霞仙 , 也是我国现存仅有的明代牡丹花 , 而且每年都生长旺盛 。 除了牡丹之外 , 还有第二件宝贝 , 即凌霄双塔 , 其中一座叫文峰塔 , 另外一座叫宣文塔 , 它们也是明朝建筑 , 并且也还是太原境内的“八景”之一 , 也更是太原市的地标建筑和文化形象 。
【爱历史】清朝的太原有座永祚寺,晋商都回过来,摸一件名叫“贝山”的宝贝
文章图片
不过 , 虽然上文提到的两件宝贝很难得 , 但和第三件宝贝相比却还是有点小巫见大巫 。 据寺院内方丈介绍 , 这件宝贝现在已经不对外展示了 , 但是它的名气之大却还和古代一样 。 众所周知 , 山西是晋商的发祥地之一 , 在明清两代很多晋商在太原一带做生意 , 而他们几乎每年都要前往永祚寺烧香祈福 , 同时还要摸一摸寺内的宝贝 , 甚至有些晋商宁愿多捐一点香火钱 , 也有把宝贝拿在手里把玩 。 其实 , 这件宝贝看起来很普通 , 就是一件比碗口稍大的石头 , 但是石头上却长满了密密麻麻的小贝壳 。 在古时 , “贝”代表的就是贝币 , 是一种货币 , 因此也衍生表示财富的含义 , 甚至还有人将这件宝贝称之为“钱石” , 摸一摸就能发财 。
【爱历史】清朝的太原有座永祚寺,晋商都回过来,摸一件名叫“贝山”的宝贝
文章图片
因此 , 很多晋商都慕名前往永祚寺 , 也让该寺庙在过去的百年间一直香火鼎盛 。 另外 , 有关“钱石”的背后还有一段故事 , 在大禹治水的过程中 , 他从南走到北 , 发现北方百姓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 于是就用大船从南方运了大量物资到北方 , 可是在运输途中遇到水里的虾兵蟹将兴风作浪 , 想让大禹交出所有物资 。 于是 , 水里的龙王就给了大禹一件宝贝 , 然后将宝贝投入河水中 , 瞬间就在河里冒出一片高低 , 让大禹将物资成功送到了北方 。 最后 , 这件宝贝又摇身一变成了一块长满贝壳的石头 , 于是大禹就将它揣入了怀中……
【爱历史】清朝的太原有座永祚寺,晋商都回过来,摸一件名叫“贝山”的宝贝
文章图片
对于这样的传说来说 , 虽然没有科学的依据 , 但是也足以表明在人们的心目中 , 这件石头具有逢凶化吉的寓意 , 因此也才备受人们的追捧 。 后来 , 专家们经过研究 , 发现这就是一件远古时期的化石 , 上面的贝壳也就是当时的附着物 , 用碳14技术测定其年代也有1万多年了 , 因此也算是一件“宝贝” 。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件石头 , 专家们也将其收藏在了永祚寺的地宫内 , 以避免阳光对它的影响 , 希望能永远地保存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