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莎|定格在大山深处的青春之歌: 21岁女研究生支教路上遇难

在奔腾的时代洪流中 , 总有一曲曲青春的旋律令人动容、让人铭记 。 李莎 , 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 以满腔热血投身脱贫攻坚大决战 , 将人生追求融入国家命运 , 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贡献才华 , 挥洒汗水 , 绽放青春的光彩 。
5月9日下午 , 李莎年轻的生命、最美的青春 , 永远定格在支教路上 。 她在赴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胜小学开会途中发生意外 , 经全力抢救无效 , 不幸去世 , 年仅21岁……近日 , 共青团广东省委、共青团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分别追授李莎“广东省优秀共青团员”“广西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 。
李莎|定格在大山深处的青春之歌: 21岁女研究生支教路上遇难
本文图片
教育脱贫 , 点燃孩子内心的“火种”
“困难的经济条件有时会局限我们的学习资源 , 但永远无法阻止我们对知识的渴望 。 ”
这是李莎笔记里所写的一段话 。 出生在四川省平昌县一个小镇的她 , 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困难 , 自小却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 。 父亲的谆谆教导深深影响了她:“在学校一定要狠狠念书 , 牢记知识改变命运 。 ”16岁那年 , 李莎以四川达州通川区文科状元的优异成绩考入了华南理工大学 。
“支教工作就是把孩子内心的火种点燃 , 点燃山区学生对外界的好奇 , 点燃他们对知识的渴望 , 点燃他们对改变命运的信心与追求 。 ”
李莎深刻意识到 , 教育的过程不仅在于传授知识 , 还在于激励、唤醒、启迪学生的自我成长意识 , 这是动力系统 。 她想做的不仅是一名师者 , 更是一名爱心、美德、信念的播种者 , 为此 , 她全身心投入到支教工作中 。
“时间会证明一切 。 ”这是李莎奔赴西部时的支教宣言 。 在“龙胜一对一”爱心助学项目中 , 她主动请缨 , 前往最偏远的三门镇 。 那里路途遥远 , 从县城到家访学生家中 , 车程要一个半小时 , 加上徒步两个小时的崎岖山路 , 翻山越岭 , 艰辛可想而知 。
【李莎|定格在大山深处的青春之歌: 21岁女研究生支教路上遇难】在教学工作中 , 班上有个小彭同学对英语的学习有畏难情绪 , 一个单词、一句英文学很久了 , 仍支支吾吾、难以出声 。 李莎总在课后把他叫到办公室 , 一遍遍地拉着他的手或摸着他的头给他讲解 , 教他每个单词怎么发音、每句话怎么连读 。 她在教孩子们知识的同时 , 也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 有个小女孩成长在单亲重组家庭 , 因缺少关怀 , 性格内向 , 不愿与人交流 。 李莎经常关心陪伴她 , 和她聊天 , 帮她扎头发 , 慢慢打开她的心扉 , 渐渐地 , 小女孩变得开朗起来 , 逐渐融入集体 , 学习成绩也有了起色 。
在这些点点滴滴中 , 李莎与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
李莎|定格在大山深处的青春之歌: 21岁女研究生支教路上遇难
本文图片
扛责在肩 , 勇担当甘奉献的“莎姐”
支教期间 , 李莎除承担两个跨年级、跨学科的教学工作外 , 还担任了班主任助理 , 并协助开展学校行政办公室工作 。 为做好教学工作 , 她虚心向年长的老师请教 , 认真思考 , 年纪轻轻的她也掌握了自己独到的教学策略和技巧 , 深受孩子们喜爱 。
办公室工作事无巨细 , 大到各项重要活动 , 小到会务准备、日常接待 , 有时还要跑跑腿送材料 , 不管工作多么繁杂 , 李莎都从无怨言 , 总是倾尽全力把每件事做到最好 。
在华南理工大学赴龙胜的研究生支教团队伍中 , 李莎年龄虽然最小 , 却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莎姐” 。 在支教团夏令营期间 , 她每天主动劈柴烧火 , 买菜做饭 , 为队友们奉上一顿丰盛的晚餐 。 她还承担起志愿活动的宣传工作 , 在“华工大研支团”“龙胜青年之声”等公众号上发文80余篇 , 并联合其他志愿者制作视频《旭日东升》 , 深入展现留守儿童内心的善良与纯真 , 作品被广泛转载 。
李莎|定格在大山深处的青春之歌: 21岁女研究生支教路上遇难
本文图片
2020年初 , 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 。 家人怕她有危险 , 一再劝阻她不要提前去支教点 。 她态度坚决地回到支教地 , 她通过网络平台 , 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知识技能及相关通知精神宣传给家长和学生 。 她还协助班主任做了大量的复学准备工作 , 每天在网上进行两个班级100多位孩子的健康监测 , 监督学生英语科目的网上学习 , 做好教室的清洁卫生及消毒通风工作、补订学生的夏装校服……
她工作着、奔波着、累并快乐着 , 主动把责任扛在肩上 , 用热忱和奉献传递爱心 , 提升自我价值 。 身边的朋友说她:“那颗星星降落凡间 , 在每一条经过的轨迹都发光发热 , 温暖了身边的每一个人……”
李莎|定格在大山深处的青春之歌: 21岁女研究生支教路上遇难
本文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