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网|上海垃圾分类实施一周年实效显著 干垃圾处置量相应下降

:原题为_解放网|上海垃圾分类实施一周年实效显著 干垃圾处置量相应下降。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一周年 , 昨日上午 , 上海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 , 市绿化市容局局长邓建平、市绿化市容局副局长唐家富、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市邮政管理局副局长余洪伟、市城管执法局副局长严永康介绍一年来市垃圾分类减量工作 。 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尹欣主持新闻发布会 。
据介绍 , 一年来 , 上海垃圾分类取得显著实效 , 可回收物回收量、湿垃圾和有害垃圾分出量大幅增加 , 干垃圾处置量相应下降 。
市绿化市容局:
9月底前沿街商铺定时定点上门收运
市绿化市容局局长邓建平介绍说 , 据上半年垃圾分类实效测评结果显示 , 居民区分类达标率从《条例》施行前的15%提至90%以上 , 单位分类达标率达90% 。 大多数居民已养成自觉分类习惯 。
垃圾分类实效显著提升 。 今年6月份 , 全市生活垃圾清运总量96.86万余吨 , 与去年同期相比 , 四分类垃圾实现“三增一减”目标:可回收物回收量增长71.1% , 有害垃圾分出量增长11.2倍 , 湿垃圾分出量增长38.5% , 干垃圾处置量下降19.8% 。
邓建平说 , 目前上海全程分类体系基本建成 。 完成2.1万余个分类投放点规范化改造 , 道路废物箱设置数量优化调整至4.1万余个;累计配置湿垃圾车1537辆、干垃圾车3077辆、有害垃圾车99辆、可回收物回收车239辆;建成可回收物回收服务点1.5万余个、中转站201个、集散场10个;“十三五”规划确定的15座生活垃圾处置设施项目全部开工 , 干垃圾焚烧和湿垃圾处置总能力达到24350吨/日 。
根据今年新的垃圾分类考核办法 , 小区必须安装除臭设施、洗手池、破袋工具这“三件套” 。 市绿化市容局副局长唐家富表示 , 通过一年的努力 , 许多居民都养成了“破袋”的习惯 , 破袋工具不一定要使用 。
同时 , 近年来本市有序减少了沿街和公共区域的废物箱 , 以助推垃圾分类 。 有市民觉得不便 , 对此 , 唐家富表示 , 此举是为了督促市民游客不乱扔垃圾 , 沿街商铺在规定时间投放垃圾 。 他介绍 , 目前全市18.3万家沿街商铺推行了垃圾定时定点 , 日均干1000吨 , 湿1200吨 , 预计9月底全市3800余条道路 , 19.5万沿街商铺推行生活垃圾定时定点上门收运 。
市城管执法局:
将探索智能场景 , 提高监管时效性
市城管执法局副局长严永康介绍 , 近一年来 , 全市共出动城管执法人员32.8万余人次 , 开展执法检查15.2万余次 , 共检查投放环节居住小区、大型商场、小店小铺、高等院校、医疗机构、旅游景点、交通枢纽等各类单位29.9万余家次 , 检查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环节单位2969家次;共检查大型中转和末端处置企业306家次 。 检查个人97097人次 。 教育劝阻相对人59856起 , 责令当事人整改38739起 , 其中责令单位整改29425起 , 责令个人整改9314起 。
全市城管执法系统将不断提高垃圾分类执法工作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 在分类投放环节 , 将对1.3万余个住宅小区实施全覆盖检查 , 同时紧盯问题高发的老旧小区、重点攻克小区居民在定时、延时、误时投放点周边随意乱扔垃圾、高等院校容器标识不清、集贸市场混合驳运、医疗卫生机构混合投放、交通枢纽容器规范设置等突出问题;在分类收运环节重点整治230家生活垃圾收运企业混装混运、遗撒滴漏等问题;强化对末端处置环节10家大型中转、9家末端处置企业以及可回收物体系中服务点、中转站、集散场的指导督促 , 避免出现混合压缩、混合处置现象 。
同时 , 探索智能场景 , 提高全要素监管的实效性 。 依托“一网统管”平台 , 推进“智慧城管”建设 , 拓展智能场景应用 , 建立完善垃圾分类执法对象数据库 , 分级分类归集分析数据 。 强化数据监管 , 对纳入在线监测系统的生活垃圾设施设备进行数据抽检 , 提高对混装混运、公共场所垃圾混投乱扔等乱象的发现率和处置率 , 提升智能监管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