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既是给党的献礼 又是对自我的挑战
对于自己的艺术生涯,王锋一直有个心愿。“我从艺已经40年了,总觉得自己半生的经验应该可以有一次展示,可惜一直没有找到机会。”就在这时,党的百年华诞成为了王锋的创作契机。五一劳动节时,农业部为举办一次全国范围内的农村艺术工匠技能比赛召开会议,王锋作为剪纸方面的代表出席。休息时,其他代表跟王锋说,“建党一百周年不容易,是个契机,不如你在剪影方面搞一个创作?”
“我那天在杂志上偶然看到了李大钊的肖像。因为我从事肖像艺术,不自觉就仔细端详了起来。”王锋一边回忆,一边小心翼翼地拿起自己早已刻好的肖像给采访人员看,还不忘拿出原图进行对比。“他穿的不是单层的棉袍,领子上露出的几根毛线我都能看得一清二楚。”王锋一边说,一边用手圈出李大钊的面部特征。“你看他的眼神多坚毅,还有他的头型非常有特点,十分方正……”最后,他还特别指出了李大钊的两撇八字胡。“这些让人一眼认出本人的特点我都会着重刻画。”
就这样,5月1日,第一幅李大钊的肖像完成了。“做完后,我的脑中不禁浮现起那些为革命事业牺牲的英烈们的形象来。今年正值我们伟大的党100周年华诞,不如我就做100位英雄党员的肖像,既为党献礼,又能为我四十年的艺术功底做一个展示。”王锋说。
说到挑选英雄人物的过程,王锋有自己的打算。他顺着党的历史足迹——从1921年建党到1950年朝鲜战争仔细梳理,最终挑选出100名没有争议的英雄人物。
他说,“那个年代留下的凭证也只有照片了。每一位英雄我都是亲自查找生平资料和照片,力求研究透彻。”
在选照片的过程中,不少因为年代久远以及当时的技术原因已经很不清晰,王锋还需要重新修复,如果照片的光线暗淡,难以表现出人物的美感,就必须调整打光;服装上没必要展示的细节需要做出取舍;粗糙的形象则要适当丰富细节……
“一个人的面部要素里,眼神是最灵动的。”在王锋看来,肖像中人物的眼睛是会说话的,眼神可以表达出一个人的意志。他说,“那个时代环境纷乱、照相技术也有限,很多时候难以表现出那些英雄的精气神。”因此在修复过程中,他把重点放在了眼睛的刻画上,做了大量的细加工,甚至更加夸张了一些。虽然不能完全还原照片的原貌,但经过他刻画的人物肖像变得更加清晰、目光也更加有神,但也因此,完成这100幅作品变得更加困难。
对王锋而言,平时的艺术剪影不过六七分钟就可以完成,而正面肖像繁琐的细节使得他必须花费大量时间完成一幅作品。不仅如此,距离七一建党日也不过2个月的时间,在这样极短的时间里完成100幅作品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在第一幅作品李大钊完成后,我按照每天一幅的进度剪刻。后来一看这样下去肯定是来不及了,我就卯足了劲,复杂的形象一天剪五、六幅;相对简单的我就一天剪七、八幅。”在那段时间里,即便躺在床上,王锋的脑海中也会浮现出那些英雄的身影。他闭上眼睛,思考着如何将这些鲜活的形象表达在纸上。
超负荷的工作两次累倒了王锋。“有一次深夜,我正在刻冼星海的肖像,突然就觉得视线模糊了起来。房间里开着大灯,可我就觉得周围一片漆黑,感受不到光亮了。于是我赶紧放下手头的工作,好好休息了一晚,直到第二天上午感觉恢复了些精神,我才又坐回我的书桌前。”他说,还有一次深夜,在完成了当天第五幅肖像后发觉自己僵在桌前无法动弹。“当时冷汗直冒,我就觉得坏了。那天晚上我吐了四五次,几十年的工作生涯里都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
当采访人员问起他当时的感受,王锋表示这是一种“痛并快乐着”的感觉。
“我们创作需要心气和灵感,这些是没有规律性的。有时候灵光乍现,心气一上来,恨不得一晚上就把所有想表达的内容全部刻完。”在和采访人员聊起这些时,他的神情激昂,眼神里泛着微光,“这对于我的艺术生涯是一次艰难的挑战,也是我作为一名普通人肩负的重大任务,我必须把它完成。”
就这样,仅用了10天,王锋完成了将近60幅作品。他在自己的店里腾出了一面墙,将这些作品一一挂起来展出。不少游客驻足欣赏,回忆那激情的年代,讨论起那些感人的英雄故事。看着人们对自己的作品竖起大拇指,王锋也如释重负地笑了。
- 射雕英雄传|如果杨过是由郭靖亲自教授武艺,结果会怎样?
- 中国电影|专家点赞电影《你是我的一束光》:有情有力,温暖人心,致敬英雄
- 申城舞团|元宵佳节“舞在蓝天下”!申城舞团为平凡英雄起舞
- 中国电影|电影《你是我的一束光》:以别样方式致敬脱贫攻坚英雄
- 宫崎骏|3台6场剧目可免费观演!郑州大剧院恢复开放致敬“城市英雄”
- 少年英雄|世界首个“双奥之城”呈现更加自信的中国
- 英雄|舞蹈致敬平凡英雄
- 《开端》:现代英雄与平凡之善的故事|青年影评 | 萨义德
- 音乐剧|致敬抗美援朝的英雄们!曲艺音乐剧《成都家书》将上演
- 艺术创作|济南文旅2022|创演莱芜梆子《烽火绝恋》、话剧《英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