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工厂加速发力,工厂与本土集成商“组合拳”力道如何

无人工厂正在成为上海打造智能制造产业链中重要的抓手 。 今年6月 , 上海市经信委提出将发布落实《建设100+标杆性无人工厂专项行动方案(2020-2022年)》 , 以100家标杆性无人工厂带动全市智能制造产业的提升 。
第一财经采访人员从上海市经信委了解到 , 工厂与集成商的“双轮驱动” , 是推动无人工厂建设的核心要素 。 经政府部门匹配后 , 双方得以达成资源对接 , 形成合力 。 这套“组合拳”不仅帮助工厂有效拿下无人化目标 , 也为本土的智能制造集成商提供了充分的发展空间 。
工厂和集成商如何合作
对于智能制造的应用和供给两端 , 上海市均提出了建设目标 , 要在2022年底前建设100家标杆性无人工厂 , 培育10家世界一流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商 。 为了让双方更好地对接 , 上海市经信委搭建了交流平台 , 借助行业协会的力量“牵线搭桥” 。
相较于以往直接为工厂提供资源支持的做法 , 为工厂配对合适的集成商 , 能够解决工厂缺乏技术能力的问题 , 更有效地推进无人工厂的落地 。
为培养优质的本土集成商 , 上海已连续两年发布《上海市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商推荐目录》 , 共有30家成功授牌 。 2019年 , 上海机器人及系统集成产业规模突破400亿元 , 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输出地 。
为上汽临港工厂提供智能化改造方案的上海慧程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下称“慧程”)就是首批进入集成商推荐目录的企业 。 上海慧程董事长兼CEO程义向第一财经采访人员介绍 , 集成商可以为工厂做整体的规划设计 , 并提供相关的工业信息化软件和智能装备 , 起到中枢和集成的作用 。 在慧程的技术支持下 , 上汽临港工厂将在一年以后完成无人化改造 。
工厂与集成商的分工取决于双方在供应链上的优势 , 且会导致较大的成本差异 。 “如果集成商只做规划和各子系统间的软件贯穿 , 则费用大约在2000万-3000万;如果同时要求集成商采购生产线智能化装备和相关的辅助设备 , 那么一个整车厂大约需要2亿-3亿的规模 , 高额的硬件可能需要集成商垫资 , 存在一定风险 。 ”程义介绍 。
因此 , 像上汽这类具有成熟供应商体系的企业 , 是集成商最为“青睐”的合作伙伴 , 能够将精力重点放在软件研发和接口互联上 。 程义表示 , 在已有设备的基础上 , 集成商需要实现整体的软件调度 , 提供网络接口、中间件、智能传感器等联网设备 , 并通过大量的人工做不同设备的接口程序 , 转换协议 , 最终实现互联 。 “对我们来说 , 人工成本占比最大 , 而软件平台的毛利水平能达到80%-90% , 如果能不断复制 , 就能以一次性投入实现多次收益 。 ”
而面对这样高投资的项目 , 工厂则会进行严格的评估测算 。 根据经信委的要求 , 无人工厂必须实现生产效率提高20%、成本下降20%的目标 , 只有能在2年内实现回本的项目 , 经信委才会建议工厂进行智能化改造 。
上海开米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开米”)在打造无人工厂前 , 即对工厂的各项指标进行了测算和规划 。 目前 , 其智能制造无人化工厂已基本完成建设 , 并进行了一次实际生产的数据测算 。 根据采访人员从开米方面获取的数据 , 生产效率的实际提升值和项目运营成本的实际降低值基本与计划值一致 , 分别为21.07%(计划提升21%)和18.37%(计划降低18%) 。 产品周期缩短比例、产品不良率降低比例等数据则大幅优于计划值 。
上海开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文向采访人员介绍 , 和开米以往的智能工厂相比 , 无人工厂在数据抓取和智慧仓库等方面有了较大提升 , 能够避免普通工人工作时可能出现的误差和低效 , 仅需配备技术工人和工程师进行远程技术巡查 。
对于基层的民营企业而言 , 减少人力成本对企业的降本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 除了能够免除人为造成的产品质量问题外 , 工厂的能源消耗将随着人员的减少而大幅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