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端午民俗中的菖蒲文化( 三 )


日本自古以来 , 五月五除了簪菖蒲、插菖蒲、戴菖蒲、煎菖蒲、赛菖蒲等民俗 , 民间还有掷石子比赛、赛马(日本现在还有于仲春初夏之际举行大型赛马的传统)和赛船等男性化活动 , 故而在江户时期 , 由于“菖蒲”的音读与“尚武”和“胜负”谐音 , 从而成为男孩子的节日 , 其后从明治六年(1873年)开始 , 每年阳历五月五日 , 家家户户升起五彩鲤鱼旗 , 一是承中国“鲤鱼跃龙门”之说 , 表达望子成龙的愿景 , 二是鲤鱼象征武士 , 是忠贞、坚定的男子汉气度的表征 , 这与幕府时代兴起的武士刀文化密不可分 。 人们也会根据自家经济条件 , 在厅堂摆放“五月人偶” , 即披甲执刀的武士人偶 , 希望家中男孩能够早日担当社会重任 。
与平安时代古雅的贵族文化相比 , 江户时代的民风更加活跃 , 由于商人阶层的形成和町人文化的兴盛 , 人们崇尚鲜艳繁华的艺术和工艺 , 民众生活也大为丰富 , 加之园艺和插花的发展和花卉新品种的繁育 , 端午时节花供更加样式多变 。
明治时代的插花则更强调清远的意境和花形的曲线 。 如尾形月耕所作表现明治妇女风俗的绘画中 , 从门柱上悬挂的花球可以看出正值端午时节(江户时代的人们有在主屋垂挂菖蒲编制的花球之习俗) , 一位女性跪坐于榻榻米上 , 专注地插着花 , 花形受到文人花和远洲流(日本传统插花流派之一)技法的影响 , 正在塑造复杂的花形曲线 , 表现出清丽多姿的仲春意境 。
从日本五月节庆与花菖蒲的诗情画意 , 反观菖蒲在中国的现状 , 可以说 , 菖蒲在中国古代被文人赋予清雅之趣 , 逐渐远离了热闹欢腾的节庆气氛 , 而端午民俗和菖蒲文化传入日本后 , 则因文化的差异逐渐转变为尚武的倾向 , 并将菖蒲的挺拔形态与男孩茁壮成长的愿望相连 , 每年阳历五月五 , 菖蒲还在日本文化中继续散发着传统魅力 , 被世世代代的日本人寄予精神追求 。
【中日端午民俗中的菖蒲文化】(作者:郑青 , 系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