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红色基因 赓续绵延(特别策划·传红色基因 承优良家风)( 二 )
西进途中 , 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 饿急了 , 随便煮点东西果腹 。 “爷爷树皮吃得 , 草根吃得 , 连皮带都水煮吃得 。 ”孙女向梅对爷爷当年讲过的故事至今记忆犹新 。
军旅岁月铭刻在向元发的骨血里 , 也写进了家庭的传承中 。
那时候 , 向家有一个大阳台 , 向元发晒着太阳 , 边抽烟边凝望着窗外的远方 。 烟抽够了 , 就把孙辈叫到跟前 , 一点点回忆当年的故事:进藏修路 , 伤亡多么重;开挖硼砂 , 条件多么苦……一桩桩、一件件 , 让孩子们深受触动 。 在爷爷的影响下 , 外孙向军也成为一名光荣的军人 。
在老伴的感召下 , 央金也成了地道的军迷 , 爱看军旅题材的电视剧 , 对于国际新闻也有着超乎寻常的热情 。 向梅在北京、上海、重庆辗转求学十年 , 但是回报家乡的愿望从未止息 。 如今 , 这个西南政法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在西藏最偏远的地区阿里工作 。
多年来 , 向家一直保留着一个习惯——在清明节前后前往拉萨烈士陵园祭扫 。 除了当年的战友 , 央金老人的外甥、向军的岳父等人都将生命奉献给了雪域高原 , 长眠在烈士陵园 。
不久前 , 央金一家将向元发老人生前的革命军人证明、入党志愿书等一批文物捐赠给拉萨烈士陵园展览馆 。 “献身军旅是一代人的经历 , 奉献是代代相传的家风 。 文物放在这里 , 希望能影响更多人 , 让革命精神代代相传 。 ”向梅说 。
实干
江西吉安市干部梁见昕牢记父亲嘱托 , 投身脱贫攻坚
“党员就要多干事”
本报采访人员戴林峰
第一书记的担子已卸下一年 , 回到樟山村 , 梁见昕依然熟门熟路 。
2017年7月 , 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统计局干部梁见昕被选派至樟山镇樟山村任第一书记 , 铺路、修渠、建合作社……老梁在樟山村的两年干了不少实事 , 村民们对他再熟悉不过了 。 可是从老乡到村干部 , 竟没一个人知道他是革命先烈的后代 。
“老梁 , 你咋从没给大伙儿讲过咧 , 采访人员都知道了 , 你还瞒着我们啊 。 ”樟山村党支部书记刘均昌说 。 梁见昕的祖父梁一清是大革命时期的吉安总工会委员长 , 1927年壮烈牺牲;梁见昕的父亲梁必善在新中国成立前长期从事地下党工作 。
这份厚重的红色家史 , 梁家几代人很少主动提起 。 父亲立下规矩 , 任何子女和亲属都不能搞特殊化 , 更不许向组织要待遇 。 梁见昕的母亲黄云华长期没工作 , 家里孩子多 , 组织上多次要为其解决工作 , 都被她婉言谢绝 。 1994年梁必善去世 , 黄云华本来可以去国营企业上班 , 却选择到环卫处当了一名普通清洁工 。
每天凌晨4点上班 , 一年四季风雨无歇 , 与垃圾打交道 , 黄云华硬是干到了退休 。 她常说:“能力有大小 , 多少给国家做点事 , 就知足了 。 ”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 , 梁见昕主动请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 樟山村曾是省定贫困村 , 有的贫困户甘于现状 , 思想消极 。 群众工作怎么做?梁见昕想到了祖父 。 领导工人运动期间 , 梁一清开办夜校 , 晚上直接和工人一起睡大通铺 。
密切联系群众的好作风不能丢!梁见昕挽起裤管 , 先从帮老乡干农活做起 , 挑水、择菜、喂鸡喂鸭……渐渐地 , 老乡与他越来越熟络 , 不时留他在家吃饭 , 梁见昕很少拒绝 , 只是临走时在桌角悄悄塞上几十元伙食费 。 在他的动员下 , 全村23户81名贫困户全部入股蔬菜种植合作社 , 人均增加年收入近2000元 。
“有一分力就多尽一份心 , 党员就要多干事 。 ”梁见昕一直记着父亲的话 。 驻村两年来 , 他为樟山村争取项目资金130多万元 ,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 2019年 , 樟山村所有贫困户脱贫摘帽 , 梁见昕任期虽满 , 仍选择留任扶贫工作队队员 , 继续和村民干在一起 。
奉献
上海奉贤区李伯才一家热心公益
“帮助他人 , 我们很快乐”
- 人民日报客户端西藏频道|林芝巴宜区扶贫办党支部“结对联建”助推脱贫攻坚
- 花道子|粉红色手捧花,只为让你感受我温柔的甜蜜
- 央视新闻客户端|安徽多地拉响山洪灾害红色警报 预警提醒密切关注降雨情况
- ?人民日报客户端|俄罗斯新增确诊病例6736例,累计确诊681251例
- 中国新闻网|湖北拉响暴雨红色预警 气象部门提升应急响应
- 人民日报|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明确
- 人民日报|最新:全球超1126万例,美国近284万例
- 环球网|刚刚,湖北武汉、荆州、潜江等地拉响暴雨红色预警
- 人民日报客户端|最新:全球超1126万例,美国近284万例
- 任嘉伦@任嘉伦红色西装真中二,非主流的气息依旧,这真是当爸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