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台资讯|用精彩影视作品塑造时代英雄( 二 )


表现真实感和日常性 , 才能筑牢观众“信”的基座 。 电影《烈火英雄》的导演和编剧花了一年时间采访消防员 , 又反复锤炼剧本 , 7个版本的每一版都邀请消防顾问提出修改意见 。 为了营造真实感 , 他们又一比一重建油罐区 , 让演员亲历真实火场 , 用镜头捕捉人在危险面前最真实的反应 。 编剧何冀平在创作电影《决胜时刻》的剧本时 , 坚持艺术规律不应为题材左右 , 领袖人物跟普通人一样有情感、有温度 。 所以 , 她像写平常人一样写他们 , 突出的是领袖人物生活化、常人化、有烟火气的一面 。
诠释英雄的时代特质
革命年代的英雄为争取民族独立英勇斗争、敢于牺牲 , 和平年代的英雄为建设繁荣强大的新中国奋斗不息、开拓不止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英雄叙事一以贯之的主题 , 呈现英雄精神的崇高是英雄叙事鲜明的美学追求 。 影视创作永远面对的是当下的社会、今天的观众 。 新时代的观众期待怎样的英雄故事?新时代的英雄叙事如何讲出新时代的美?
“我不是英雄 , 只是有人需要我” 。 一句朴实的话语 , 成为抗击疫情中许多普通人挺身而出的内心独白 。 医务人员、警务人员、快递小哥、社区工作者、不具名的志愿者 , 这些平凡的普通人做出了英雄般的选择 , 一次次给我们以力量 , 也理应被深情书写 。 时代变化不断丰富英雄精神的内涵 , 各行各业的奋斗者和卓越者也是英雄群体的一员 。 取材自真实事件的《烈火英雄》和《中国机长》 , 突出灾难面前普通人的冲锋陷阵 , 真实塑造了以血肉之躯击退火海的消防指战员、通力合作力挽狂澜的“中国民航英雄机组”等群体形象 。 电影《攀登者》《流浪地球》、电视剧《猎狐》《破冰行动》等引发观众热议 , 也在于作品是为平民英雄“画像” 。
英雄不是诞生在真空环境中 , 过度提纯会减弱人物心理动机的合理性和可信度 。 直面普遍性的现实问题 , 展示以行动超越困难战胜自我 , 戏剧张力才充足 , 人性弧度才动人 , 英雄的选择和信念才能赢得更多认同 。 电影《黄大年》直面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念的裂变 , 电影《湄公河行动》呈现打击犯罪斗争的危险艰难……这些作品从社会现实的一隅切入 , 用我们这个时代的先进思想和优秀精神烛照日常生活 , 诠释英雄精神对自我的突破、对现实的介入和改造 。
当下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移动互联对娱乐方式的重塑、文化消费的跨界多元 , 不断改变观众的审美需求 。 视听感受新奇独特、能带来沉浸感和共情共鸣的故事 , 才可能留住观众 。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将主旋律推进到情感叙事的新层面 , 以家国情串联7个故事 , 塑造在伟大历史瞬间发挥重要作用的普通人形象 , 用审美的方式唤起观众的感受和想象 , 触及观众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 创作者把升华、拔高的权利交给观众 , 在与观众的共情中完成主题表达 。
当镜头对准平凡中的崇高 , 当创作者与观众之间由“我讲你听”变为平等对话 , 如何在共情共鸣共振的情感基础上 , 把握好看与深度的关系 , 把握生活矛盾与人性温度的关系 , 把握时代精神与典型人物的关系 , 需要创作者贴得更近、想得更深、走得更远 。
【金台资讯|用精彩影视作品塑造时代英雄】时代在变 , 生活在变 , 人们的情感需求、审美期待也在变 。 我们有理由相信 , 新时代的律动会孕育更多英雄故事 , 新时代的英雄形象会涌现更多独特的“这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