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三国演义》中,为什么诸葛亮不肯用赵统赵广?( 三 )


不少三国时代大名鼎鼎的人物 , 尤其是蜀汉的将领 , 一开始都在牙门将军这一职务上逗留过 , 如赵云、魏延、王平等 。 所以 , 我们可以大致推断 , 赵广在勇武和谋略方面 , 也是有一定的出色之处 , 所以才能在姜维领兵 , 主持蜀汉军事大计的时期 , 成为其麾下的牙门将 。
【历史故事】《三国演义》中,为什么诸葛亮不肯用赵统赵广?
文章图片
然而 , 史书上也依然没有记载 , 赵广除了最后战死沓中的事迹之外 , 在战场上的任何表现 。 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恐怕唯一的解释就是 , 赵广其实在大部分的时间里 , 和哥哥赵统一样 , 都是被安置在某个闲职上 。 直到蜀汉后期 , 诸葛亮都去世很久了 , 他才为姜维所征召 , 前往军中效力 , 并担任了牙门将军的职务……
是的 , 我们大致可以推断 , 赵广在诸葛亮执政时期 , 可能也是类似于近卫统领 , 近卫队长一类的身份 , 表面上高官厚禄 , 实际上无权无势……等到诸葛亮去世以后 , 以往的用人体系被推翻 , 他的职业生涯才有了突破 , 得到了前往蜀汉军中效力的机会 。
【历史故事】《三国演义》中,为什么诸葛亮不肯用赵统赵广?
文章图片
这时候的蜀汉帝国 , 已经是到了大厦将倾 , 即将分崩离析的暮冬时刻 。 姜维20多年时间里十次北伐、连续征战 , 早已将虚弱的蜀汉国力耗损过度 。 更不用说在人才方面 , 蜀汉也是逐渐凋零 , 优秀将领所剩无几 。 面对日益强大的曹魏帝国 , 几乎已经无法正面过招……
据史料记载 , 在蜀汉景耀五年(公元262年)十月 , 姜维发动了他主持下的第十一次 , 同时也是最后一次北伐 。 起兵再度攻魏 , 攻入洮阳境 。 魏征西将军邓艾率兵迎战 , 抓住姜维悬师远征 , 给养困难、难以持久的弱点 。 先全力抢占了有利地势 , 接着在洮阳以东的侯和(今卓尼东北)以逸待劳 , 大败蜀军 。
【历史故事】《三国演义》中,为什么诸葛亮不肯用赵统赵广?
文章图片
挡不住邓艾反攻势头的姜维 , 只得节节败退 , 率兵撤到了沓中 , 也就是今天甘肃省舟曲县西北的地方 。 而作为牙门将军的赵广 , 应该也是在掩护姜维撤退的过程中 , 面对强大的魏军而不敌 , 不幸最终战死沙场……
写到这里 , 我们也算是理清了 , 赵统赵广兄弟在历史上的真实轨迹 。 应该说 , 相对于演义小说上 , 对他们二人似有若无的描述来说 , 正史上的赵统和赵广 , 其实多少还是有些戏份的 。
不管是赵统担任“虎贲中郎督” , 承担起禁卫军职责 , 卫戍都城并保护皇室的安全;还是赵广担任“牙门将军” , 跟随姜维北伐出征 , 并在沓中殒命战场……他二人都算是尽忠职守 , 为保卫父辈们打下的蜀汉基业 , 而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
【历史故事】《三国演义》中,为什么诸葛亮不肯用赵统赵广?
文章图片
不过 , 赵统赵广两人的能力 , 肯定也算不上出类拔萃 。 不然 , 诸葛亮肯定也会对他们另眼相看 , 不会因为自己在“用人派系”上的倾向 , 而将他们二人束之高阁(据史料记载 , 关兴、王平等人 , 虽分属元老派和益州派 , 但因为才能过人 , 也很受诸葛亮的器重) 。
在他们二人过世以后 , 关于赵云这一脉的后裔 , 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 从此在史料再无记载……
写到最后 ,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 , 为什么罗贯中在撰写《三国演义》小说的时候 , 对关羽张飞两人的儿子大加渲染 , 甚至不惜大量虚构战场事迹 , 来成就这一对年轻的少年英雄 。
而对于赵云的儿子 , 罗贯中却让他们完全隐形 , 连一点战绩都懒得编 。 甚至原本在史书上的一点记载 , 比如赵广跟随姜维北伐 , 在沓中战死沙场的事迹 , 都给一并掐掉了?
【历史故事】《三国演义》中,为什么诸葛亮不肯用赵统赵广?
文章图片
在之前的文章中 , 我们已经分析过 , 罗贯中打造关兴、张苞的英雄形象 , 最主要的目的是想弥补关羽和张飞去世以后的剧情缺憾 。 并在自己的笔下 , 继续保持书中关于“战场英雄”的剧情张力 。
也是怀着同样的目的 , 罗贯中将马超的弟弟马岱 , 也打造成一幅战场猛将的形象 。 虽然其个性表现并不像关兴张苞那么鲜明 , 但也算是在一定程度上 , 弥补了马超英年早逝以后 , 在蜀汉阵营中所缺憾的“西凉猛将形象” 。
【历史故事】《三国演义》中,为什么诸葛亮不肯用赵统赵广?
文章图片
既然如此 , 那罗贯中为什么不能同时也打造一下 , 赵云的两个儿子 。 让他们继承父志 , 征战沙场 , 复刻赵云的形象?反而是在小说第110回中 , 将文鸯比作赵云 , 并留下一首盛赞其少年英雄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