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生前绝交,死后见真情!曾国藩小女儿回忆左宗棠,每次都泪流满面( 二 )


这是典型的既生瑜何生亮 。
另一则故事更能反映两人性情的截然不同 。 晚清官场曾有一喻 , 说曾国藩、左宗棠同读苏东坡的《留侯论》 , 曾国藩剪取”天下有大勇者 , 卒然临之而不惊 , 无故加之而不怒“三句 , 且真算切切实实地做到了;左宗棠则截取”拔剑而起 , 挺身而斗“两句 , 并且做得有过之而无不及 。
两种境界 , 谁更高?
左宗棠没有科举进士功名 , 一向愤恨那些功名大佬 , 尤其是曾国藩 。 他觉得曾国藩一滩温吞水 , 论韬略才学 , 差自己一大截 , 若不是因为功名 , 占得先机 , 他根本不配与自己相提并论 。
左宗棠晚年逢人只谈两件大事 , 一件是痛骂讥讽曾国藩 , 二件是”吹嘘“收复新疆之功 。 这两件事其实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 收复之功 , 当然值得炫耀 , 至于痛骂曾国藩 , 则是典型的肩踩 , 强人不服的心理 。
【爱历史】生前绝交,死后见真情!曾国藩小女儿回忆左宗棠,每次都泪流满面
文章图片
曾国藩是有修为的 , 人生的最后一程 , 他虽然与左宗棠断了交 , 但左宗棠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 他应该是了然于胸的 。
此人不可交 , 但不碍钦佩 。
总而言之 , 真强人不可以视之为小人 , 更不可以小人之心待之 。
正因为有这样的胸襟底蕴 , 面对左宗棠一而再再而三地讥讽谩骂 , 曾国藩一向是置之不理的姿态 。 除此之外 , 他更是要求自己的亲朋好友及家人不要回击左宗棠 , 有些时候甚至鼓励他们尽量与左宗棠搞好关系 。
同治五年 , 左宗棠出任陕甘总督 , 受命镇压捻军 。 而后又因为西北局势动荡 , 不顾年迈 , 继而抬棺西征 。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 左宗棠与曾国藩有了平生最后一次交集 。
左宗棠很看重这次出兵 , 平定太平天国 , 他只是曾国藩的配角 , 这次西征 , 他则是毫无争议的主角 。 然而 , 就在左宗棠为西征极力筹饷时 , 曾国藩回到了两江总督的任上 , 想到两人已经绝交 , 左宗棠不无忧虑地对属下说了这样一番话:”我既与曾公不协 , 今彼总督两江 , 恐其隐扼我饷源 , 败我攻也 。 “
然而 , 不久之后 , 左宗棠就发现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
事实上 , 曾国藩不仅不遗余力地为左宗棠筹饷 , 而且还将最得意的部将刘松山交给左宗棠统率 。
更让左宗棠感佩的是 , 西征之时 , 李鸿章多有非难之举 , 而曾国藩却在关键时刻给了他莫大的肯定 。
陈其元在《庸闲斋笔记》中记载 , 听说左宗棠将要西征时 , 曾国藩特意问吕庭芷:”你对左宗棠怎么看?请平心论之 。 “
吕庭芝回答:”其处事之精详 , 律身之艰苦 , 体国之公忠······窃谓若左公之所为 , 今日朝端无两矣 。 “
曾国藩听闻此言 , 击案起身 , 双目放光 , 大声说道:”诚然 。 此时西陲之任 , 倘左君一旦舍去 , 无论我不能为之继 , 即起胡文忠(胡林翼)于九原 , 恐亦不能为之继也 。 君谓为朝端无两 , 我以为天下第一耳 。 “
这一次 , 左宗棠的内心被深深地触动了 。 西征胜利之后 , 在给清廷的奏章中 , 左宗棠罕见地表达了他对曾国藩的感佩之情:”臣与曾国藩议论时有不合 , 至于拔识刘松山于凡众中 , 信任之最专 , 其谋国之忠 , 知人之明 , 非臣所及 。 “
【爱历史】生前绝交,死后见真情!曾国藩小女儿回忆左宗棠,每次都泪流满面
文章图片
同治十一年二月初四日 , 曾国藩因脑出血逝世于南京两江总督府 , 时年不过六十一岁 。
消息传出 , 天下震动 。
在林林总总的祭文挽联中 , 最为引人注目的一副便是当时身在西北前线的左宗棠派人千里迢迢送来的 , 其文曰:
谋国之忠 , 知人之明 , 自愧不如元辅;
同心若金 , 攻错若石 , 相期无负平生 。
更令人意外的是 , 在对联的后面 , 左宗棠居然署的是”晚生“二字 。 要知道 , 曾左二人通信 , 从左宗棠为布衣时起 , 都是称兄道弟 , 左宗棠从不肯让一步 。
不光如此 , 坐镇在西北军营中 , 左宗棠还特别嘱咐儿子左孝威一定要去吊丧 。 左宗棠在家信中说:”丧过湘干时 , 尔宜赴吊 , 以敬父执“ , 而后又专门谈到了与曾国藩生前的矛盾 , ”吾与侯有争者国势兵略 , 非争权竟势比 。 同时纤儒 , 妄生揣疑之词 , 何值一哂耶!“
此番话语 , 堪称肺腑之言 。
曾左之间 , 真乃一生一死 , 交情乃现 。
这一点 , 从曾国藩死后 , 左宗棠对曾家后人的照拂中可见一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