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为金吕布 , 银马超?
三国时期猛将如云 , 那么在《三国演义》中 , 谁被神化的最厉害?根本就不是关羽 , 而是吕布 。 一个虎牢关三英战吕布 , 就奠定了吕布不可动摇的第一猛将地位 。
同时 , 曹操也随后来了波神助攻 , 表示:“吕布非一人可胜 。 ”于是大手一挥 , 许褚、典韦、夏侯惇、夏侯渊、李典、乐进 , 六位曹魏猛将围殴吕布 , 结果吕布竟然还是全身而退了 。
这就是三国第一猛将的威力 。 虽《三国演义》一直不厌其烦地表示:单挑才是名将风采 。 但一遇吕布就立刻启动“潜规则”:围殴者最光荣 。 刘备、关羽和张飞都因此被称为了“英雄” 。
文章图片
所谓万事皆有利弊 , 《三国演义》虽让吕布在武功上出尽了风头 。 但当翻看了《三国志》等正史后 , 必会突然发现:我们被罗贯中给骗了 。 吕布哪里是三国猛将 , 分明是三国时的一路强悍诸侯 。 完全能跟曹操、刘备等三国大佬平起平坐 。
难怪《三国演义》那么神化吕布的武功 , 人家吕布是“董事长”身份 , 你《三国演义》却非让他当“部门经理” , 自然就要补偿人家了 。 所以吕布虽在三国猛将排行榜上 , 位居第一 , 实则却是最冤的 。
跟吕布情况相似的还有马超 , 本来也是一路诸侯 , 潼关之战时爆锤过曹操 。 哪料最终却成了刘备手下大将 , 在《三国演义》中进入了蜀汉五虎将 。 并遭到了关羽的“打击” , 嚣张写信问孔明:我关羽跟马超相比 , 谁最牛?
文章图片
诸葛亮连忙回信道:没人能比得过你关二哥 , 妥妥是超逸绝伦 。 至于马超 , 只能跟张飞并列争锋 。 有时候笔者都想 , 为啥关羽不直接写信问刘备 , 何必非要绕过圈子写给诸葛亮?恐怕答案就一个:关羽怕刘备骂他!或说 , 关羽也明白 , 自己这么嚣张 , 实在有点过分了!
但无论怎样 , 马超能怎样?只能忍着 , 落难的凤凰不如鸡 , 身为当初的一方大佬 , 起码比吕布结局要好——他只能如此自我安慰了!因此马超虽也进入三国猛将排行榜的榜单 , 排在第五 , 却是最惨的 。
文章图片
人们都喜欢说:金吕布 , 银马超!实则对照着三国正史分析 , 就是一对难兄难弟 , 一个最冤 , 一个最惨 。
明明都是三国大佬 , 却在《三国演义》中跟小弟争雄去了 , 被踢出了三国大佬圈子 。
那么还有跟吕布和马超 , 经历相似的猛将吗?有啊 , 而且也是一位非常著名的三国猛将 , 此人便是被刘备遗憾错失的太史慈!
文章图片
二、七尺剑客太史慈
在《三国演义》中 , 太史慈一出场就惊艳四方 , 为了报恩孔融 , 太史慈孤身出北海寻刘备 , 咱先看下原文是怎么说的 。
城门开处 , 一骑飞出 。 近壕 , 贼将数百骑来战 , 被慈搠三十人下马 , 余皆退走 。 慈杀开群贼 , 透围而出 。 管亥知有人出城 , 度料是求教 , 令数百骑赶来 , 八面围定 。 慈倚枪 , 拈弓搭箭 , 八面皆射之 , 射死数百人 , 应弦落马 , 贼皆退回 。
简单的一段 , 却透露出了猛将太史慈的两大特点 。 其一 , 勇猛无敌 。 其二 , 射术不亚于黄忠 , 甚至比黄忠还厉害 。
随后便是请到了刘关张三兄弟 , 关羽斩杀管亥 , 太史慈、张飞两骑齐出 , 双枪并举 , 杀入贼阵 。
文章图片
放眼三国 , 能跟张飞并肩作战 , 威风不输分毫者 , 唯有太史慈了吧 。 可惜 , 随后太史慈就离开了 , 只因得到了扬州刺史刘繇的书信邀请 。 那么为何太史慈不追随刘备?从他跟刘关张的合作来看 , 显然异常融洽 , 关羽和张飞 , 也都非常欣赏他 。 而刘备为何也不挽留呢 。
答案恐怕也只有一个:太史慈是七尺剑客!即 , 太史慈不认为 , 自己比刘备差!换句话说就是 , 有点看不上刘备 。
否则就凭刘备那性格 , 他岂能轻易放过这么一位人才 。 比如你看刘备是如何追求赵云的 , 拉着人家手就不松 , 直至赵云说出“终不背德” , 这才放赵云离开 。
文章图片
显然刘备也感觉到了 , 太史慈不是赵云 , 是一位独立性非常强的人 。 那么三国正史中 , 又是啥情况?跟《三国演义》展现出的逻辑一致 。 太史慈真正的身份 , 是一方诸侯 。
- 【爱历史】三国时期的荀氏八龙有多厉害?
- 【爱历史】薛延陀为什么被称为“突厥皇帝”?
- 【历史故事】朱祁镇被俘后,为何在瓦剌被人供着?
- 【历史故事】《雍正王朝》李光地在明珠寿宴上动手,康熙对他的评价是刁毒
- 【历史故事】安徽小伙修脚30年,刮下万人脚皮作画,因花纹独特被富豪20万买走
- 【历史故事】刘统勋楷书《恭和乾隆御制诗》欣赏
- 【历史故事】古代科技史上最负盛名的发明家马钧
- 【历史故事】溥仪临终前出现回光返照,求主治医生救他,死时一只眼睛未闭合
- 【爱历史】天龙弥陀山比丘尼庵的尼姑,为了自由和平等到处奔走,受人尊重
- 【爱历史】曹操一生共有25个儿子,曹植一首“七步诗”救了自己,后人称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