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的阿星 质量码——工业互联网平台入口
文章图片
撰文/靠谱的阿星
ID(即“IdentityDocument”身份识别账户)是数字化的基础 , 无论是做互联网还是做区块链 , 本质上来说都是围绕ID做布局 。 现实生活之中 , 一个人的ID主要是身份证号 , 而在移动互联网世界之中 , 谁能让自家的账户做到集合用户高频使用和数据链路完整 , 谁的商业价值就更大 。 比如 , 腾讯、阿里巴巴分别把微信账户、支付宝账户做成了打通旗下产品以及小程序的ID , 可以说 , 没有统一的ID作为通行证 , 也就没有办法做成数字生态 。
关于“人的账户”已经基本完成 , 而关于“物的账户”搭建才刚刚开始 。 “物联网”如果不把工业生产品的设备联网 , 并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一物一ID”的方式就无法万物互联(IOT) 。 地球上的人的互联ID极限是70亿 , 物联网可以连接的设备达到数百亿甚至千亿件 , 而且很多设备所产生的数据是不间断、可追溯的、全流程化的 , 也就是说 , 物联网以及工业互联网不同于互联网、政务云 , 是数字经济的新大陆 , 而开启工业互联网的“钥匙”正是“一物一码” 。
怎样实现“一物一码”?由于不同物品之间的产地、功能、使用场景、生命周期、价格以及是否需要联网的程度等要素都是千差万别的 , 千物千面的 , 但是“物”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人对于物的“质量”要求 , 即使是批量制造的标品之间的质量也是需要测量检验的 , 因此 , “质量”是唯一能构成所有物的账户识别(ID)的因素 , 要想构建起物联网以及工业互联网就必须建立起“以质量为身份识别码”的通行技术标准和平台 。
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标识体系”建设 , 以标识编码形成“一物一码”的ID是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的网络基础设施 。 国家已经规划建立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武汉标识解析体系5个“顶级节点” , 由各地市、行业、企业申报成立二级节点 。
6月29日 , 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QID平台暨国家顶级节点(重庆)重大应用正式发布 。
QID平台与工业互联网之间的深层次联系是什么?为什么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顶级节点会在重庆率先成立?目前该顶级节点有哪些重大应用已经落地 , 有何示范意义?值得进行解读 。
一、质量码是工业互联网新基建之中的“基建”
“工业互联网”今年被列为“新基建”重点投入的领域 , 是“两化融合”的升级版 , 直接关系到我国工业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 工业互联网的蓬勃发展 , 能有效提升制造企业智能化生产和依据用户大数据定制(C2M)水平 , 搭建起消费者、企业与产品之间的桥梁 。
不同企业做工业互联网的业务逻辑不一样 , 浪潮云把工业互联网定位为基于云、数、智链接设备产品和业务系统汇聚工业大数据的服务平台 ,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形成需要把企业的产品、设备“标识化” , 把企业所生产的具体单个产品的全要素以数字化方式呈现出来;而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保证覆盖更多行业、更多大中小微企业 , 还需要搭建一个开发者、服务商生态以提供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业务系统 。
文章图片
浪潮云的所推出工业互联网平台——“云洲”2.0 , 践行“1357”的发展战略 , 即1个工业互联网平台 , 面向企业、政府、园区3大主体 , 提供质量码、工业云、工业PaaS、工业大数据、应用服务5层架构服务 , 实现对设备、产品、业务系统 , 以及开发者、供应商、客户、员工的7类链接 , 提供“质量码”、“云ERP”两大核心服务 。 “云ERP”是浪潮赋能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能力 , 也是企业生产以及业务部门人员的工作界面和操作工具 ,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 那“质量码”为何是工业互联网平台另一基础设施呢?
以质量为核心要素的物的识别码 , 也就是说所谓的质量码(QID)是浪潮独创地将工信部“星火”标识解析体系与区块链、国家商用密码技术融合的“云码”平台结合在一起的标识体系 , 能够打通“物”的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数据 , 真正实现“一码通三链” , 实现供应链协调、产业链共享 , 实现(以工业互联网)一业带百业 。
- 三家|一笔交易涉及三家上市公司,工业富联拟5.6亿元成鼎捷软件第一大股东
- 周一见|高质量国产网剧(五):《你好,旧时光》,李兰迪才是心目中的高中女生
- 流量|“流量”怎么来?
- 生活要酷资讯号高质量好品质的5G手机,入手这几款绝对不亏,了解一下吧
- 龙百万|一个小图标,藏着20个人,这才是吃鸡游戏中真正的质量局!
- 标的|[公司]工业富联拟以协议转让方式收购鼎捷软件15.19%股份及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
- “竟”亦未竟——2020大连工业大学服装学院
- 海贼资讯|值得一看的几部质量电影
- 工业|[公司]工业富联拟以协议转让方式收购鼎捷软件15.19%股份及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
- 福建闽南网|“高速增长”换道“高质量发展”科研院所亟需数字化协同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