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起底长安投资私募债接力迷局 格力“暗度陈仓”输血银隆( 四 )


这些私募债的持有人除格力电器外 , 还有其他一系列的融资运作 。
时代周报采访人员从同业市场获悉 , 长安投资早期发行私幕债时并非缺少投资者 , 例如广州农商行、首创担保等机构曾在2018年前后成为长安债持有人 , 但后来均通过到期、转卖等方式陆续退出 。
为保证这些债券的顺利发行和过渡 , 以国融证券为平台 , 开展关联方融资和结构化发行一度成为长安投资的选择 。
证监会检查组在对国融证券进行检查时发现了这些问题——国融证券资管、投顾产品大量持有长安投资的所发债券 。
时代周报采访人员独家获得的现场检查确认书显示 , 上述关联方自融体量约为8.5亿元 。
“当时在长安的债上是做过‘118工程’的结构化(发行)的 , 一部分钱是长安通过关联企业出的 , 拿了债之后再去同业市场做回购 。 ”上述接近国融证券的人士透露 , “但是在2019年的监管下 , 这种操作越来越难了 。 ”
所谓“118工程” , 通常指债券发行人为解决自身发债困难 , 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其他关联方通过资管产品认购自家债券 , 再利用资管产品在同业市场中以回购交易获得超额融资的模式 。 持有1亿元债券本金可通过回购获得8亿元的回购融资 , “118工程”因此得名 。 该模式在去年监管层穿透排查债券持有人名单后 , 已难大规模开展 。
时代周报采访人员从上述接近长安投资的人士处获悉 , 长安投资曾通过关联公司日新经贸在九州期货尝试设立专户产品开展“118工程” , 但后来由于未能实现回购融资而不了了之 。
在彼时监管的施压下 , 长安投资的资金链再度吃紧 。
“国融的结构化发债整改后 , 这些债券必须的找到新的‘接盘者’ , 因为长安自身是很难有足够的现金把债券回购的 , 不然就不用发债了 。 ”上述接近长安投资的人士透露 。
还有谁是长安债持有人?
断臂于结构化发债的长安投资 , 仍将希望寄托在关联方和一些隐性的关联方主体上 。
时代周报采访人员独家获悉 , 内蒙古银行持有长安债规模约为2亿元 。
工商资料显示 , 长安投资是内蒙古银行的股东之一 , 持有内蒙古银行1.36亿股 , 持股比例为3.94% 。
“内蒙古银行本身没有给长安投资做贷款的 , 但仍以理财账户买债的形式介入了长安投资的融资 。 ”一名接近内蒙古银行人士透露 , “内蒙古银行并不太愿意持有长安债 , 但长安投资是内蒙古银行股东 , 而且还有一个董事席位 。 ”
长安投资在内蒙古银行派驻的董事为孔佑杰 。 工商资料显示 , 孔佑杰同时也是国融证券的监事会主席 。
另据时代周报采访人员获悉 , 目前长安债的另一持债主体为长安投资及国融证券员工 , 并组织内部员工集资 , 并先后通过基金、期货公司的专户产品持有 , 集资规模约为8000万元左右 , 侯守法还一度向员工承诺了相比发债利率更高的收益补偿 。
2020年7月29日 , 在资金链和资信评级并不理想的状态下 , 长安投资之所以仍然能够发行规模1亿元的私募债“20长安01” , 也与员工“集资购债”的续接有关 。
“今年之前的债 , 一部分是长安投资利用员工集资的方式‘自购’了8000万左右 , 并且在7.5%的票息基础上 , 额外给员工贴了2.5%的收益 。 ”上述接近长安投资的人士称 , “为了应对一些债券到期 , 今年长安又以过桥的方式让员工集资的资金‘续接’了20长安01的发行 。 不过 , 今年没有额外贴息 , 参与的员工主要是长安投资、国融证券的一些高管和核心骨干 。 ”
针对上述问题 , 时代周报采访人员分别联系格力电器、长安投资等当事方 。 截至发稿 , 时代周报采访人员仍未获回复 。
(时代周报采访人员曾令俊、王媛亦有贡献)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 , 除转载外 , 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协议授权 , 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 。 违反上述声明者 ,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 , 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