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从欧美钓鱼的发展史,浅谈中外钓鱼文化的差异( 二 )


现代欧美钓鱼文化的基础 , 是建立在制度和条约之上的之所以用这么大的篇幅来介绍欧美钓鱼的历史 , 目的很简单 , 我们可以通过欧洲钓鱼的发展史 , 得出一条很明显的脉络 , 就是欧洲人早在15世纪就开始用文字、条约、书籍、法典 , 在有意无意间构建了一种有规矩、有约束的钓鱼文化体系 , 这为欧美国家在现代建立制度化钓鱼体系 , 形成了非常好的基础 。
在现在的欧洲和美国 , 政府对民间钓鱼人的态度 , 是指导、约束并立 , 同时采用颁布法律法规来管理 , 比如德国的钓鱼人 , 必须要进行钓鱼考试 , 据说其难度丝毫不亚于大学入学考试;而美国51个州基本上都有独特的钓鱼条文 , 对某些特殊的鱼种 , 有的州是禁钓 , 有的州则是允许钓几条 , 其条文之细 , 对钓上鱼的 , 体型的长短 , 都有着严格的要求 , 一旦被森林警察抓住 , 或者被人举报 , 轻则重罚 , 严重点直接坐牢 。
当然 , 不可否认的是 , 欧美国家 , 随着经济进程发达 , 对环保的投入 , 在目前而言 , 也确实优于我国 , 所以相应的 , 欧美的垂钓资源确实是优于我国 , 这不仅体现在淡水钓领域 , 就是海钓领域 , 欧美的资源也是明显优于我国的 , 整体来说 , 欧美政府对钓鱼文化 , 是以资源持续发展为目的 , 通过行政、法律双管控 , 不在乎钓鱼人素质高低 , 而仅就事论事 , 在条文、制度之内 , 只要交钱、考证 , 就能钓允许你能钓的鱼 , 超过这条线 , 罚款、坐牢;而相比之下;我国的钓鱼文化 , 虽然一样源远流长 , 但是就文化体系的建设 , 近乎为零 。
【欧洲|从欧美钓鱼的发展史,浅谈中外钓鱼文化的差异】
中国的钓鱼文化 , 往往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功利性撇开新石器时代的钓鱼文物不谈 , 毕竟那个时期钓鱼的目的是为了生存;从龙山文化时期开始 , 也就是殷商时期 , 钓鱼是高层贵族才能玩的起的运动 , 比如有文字记载 , 纣王喜丝绦 , 这里的丝绦不是说纣王喜欢丝绸 , 据记载 , 纣王非常喜欢钓鱼 , 但是又嫌碧竹做的钓竿和他大王的气质不搭 , 所以命人用蚕丝缠绕竹竿 , 也就是大把的位置 , 这样看上去与众不同;要知道 , 蚕丝就算在现在 , 缠上30~40厘米 , 费用也不在少数 , 更别提人力效率极低的商朝了 , 但是为什么说中国的钓鱼文化 , 带诱很强的功利性和目的性呢?
刚才我们说了 , 钓鱼 , 在古代是件很奢侈的事情 , 其一 , 因为投入产出的性价比极低 , 别以为古代的鱼就比现在的鱼好钓 , 仅仅是钓线 , 不管是蚕丝 , 还是马尾 , 甚至是麻线 , 都不是普通老百姓能承受的 , 而就算这些都添置了 , 也不一定能钓上鱼 , 《封神演义》中说 , 姜子牙的大徒弟武吉 , 用网捕了一天鱼 , 才钓上大鱼七八尾 , 说用鱼竿钓鱼能比用网上鱼的效率高 , 估计正常人都不太相信;但是为什么要说 , 中国的钓鱼文化 , 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功利性呢?
首先我们来说流传前年的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 故事就不多说了 , 大家都知道 , 但是仔细想想 , 姜子牙的目的是为了钓鱼么?他的目标鱼 , 从头到尾就只有一个 , 就是文王姬昌 , 与其说这是个钓鱼的故事 , 不如说这是个古代职场的营销事件 , 性质和诸葛亮在隆中非要刘备三顾之后才出山一样 , 毕竟有本事的人都是要讲逼格的么;但是 , 这个事 , 起了个坏头 , 再往后的钓友 , 一直到民国 , 基本上心思都不怎么在钓鱼上 。
因为古人很少像欧洲人一样 , 用明确、清晰的文字指导、约束钓鱼人;从古代的文献、法典中 , 确实有类似《农典》、《劝农》这样的朝廷律法 , 说明了渔人捕鱼的时候 , 什么季节不能捕 , 多大的鱼不能捞 , 要放生 , 但是纵观古代的文献记录 , 对所有钓鱼的人 , 是没有任何条文约束的 ,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 , 因为在古代 , 钓鱼是贵族、权贵、读书人这三个阶层才能玩的起、玩得了的运动 , 虽说在宋朝 , 因为赌博业发达 , 皇帝和百官与民同乐 , 在护城河搞钓鱼大赛 , 但毕竟只是个例 。 而法律条文 , 基本上都是以上三个阶层制定 , 所以自然不会有什么约束 , 那么这些钓友 , 对钓鱼的目的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