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的70年时光底片( 二 )

  1989年 , 20岁的我带着一种青春期的荷尔蒙 , 急不可捺地开启了这座城市的一扇一扇房门 。 我还记得领了第一个月工资後 , 兴冲冲去当铺巷买了两斤油酥鸭子赶回到乡村的土屋里 , 母亲边吃边流泪:“娃 , 妈这一辈子 , 享福了!”我与这座城市的恋爱越来越深 。 胜利路茶馆顶篷上的雨滴声 , 夜市上眼花缭乱的三峡石 , 二马路“美味春”里的小笼汤包 , 环城路旁配钥匙的小贩……1989年的城市记忆 , 她是一册册线装书 , 一旦风起 , 便会哗哗开启 , 扑入我的心扉 。

  当1993年的春风徐徐吹开这座城市的城门时 , 万县的下半城 , 已经隐隐约约 到了渐涨的涛声 。 三峡工程上马 , 百万大移民的国家行动开始了 。 那些移民告别故土的日子 , 江面上满载着乡亲的船奔赴他乡 , 慷慨悲壮而又满怀希望的一次一次启程 , 一次一次让江水上涨 。

  城里有一位老摄影家 , 用数万张照片留存下一座城市的记忆 。 是光与影的记录 , 更是对远去岁月的眷眷挽留 。

  1999年国庆那天 , 我和62岁的父亲攀上太白岩顶 , 望着风中的城市 , 到了她正在成长中拔节的声音 。 那一年,这座叫万县的城市,又恢复了历史中沧桑厚重的名字:万州 。 父亲在山顶上手搭凉蓬 , 望着高楼密集的城市 , 他感慨 , 孩子啊 , 爸爸认不出城市原来的样子了 。 1999年的城市记忆 , 是一个城市的广场 , 刷出了新的起跑线 。

  2009年春天 , 作为三峡移民到上海的老表一家 , 从黄浦江畔回到了这座方圆40多平方公里的城市 。 当初 , 我的表哥从故乡装了一麻袋泥土到了上海 , 他用这土培植了一棵树 , 而今 , 枝叶苍翠的树流淌着故乡土地里的“脐血” 。 我同表哥漫步在这被称为“湖城”的滨江大道上 , 对面是万吨巨轮安稳停泊的深水港码头 。 表哥说 , 他恍惚中以为是到了繁华的上海外滩 。 2009年的城市记忆 , 是平湖碧波中开往春天的一艘大船 , 汽笛声鸣 , 两岸青山 。

  一座城市的70年时光底片 , 它缤纷灿烂的画面 , 其实也是一个国家在70年的风云激荡铿锵行进中 , 一个小小的缩影 。 我愿意把属於一座城的时光底片,珍藏在记忆中最柔软的角落 , 它将归类於一座城的城志抒写当中,添作寻常的一砖一瓦 , 也归类於我生命影像的书卷中 , 成为最写实最生动的页码 。 (李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