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追求新鲜喝生奶小心喝出传染病
布病(布鲁氏菌病)最近成为热词 。 今年9月初 , 陕西西安市两岁女童因饮用了市面上的鲜羊奶感染布病 , 引发热议 。 而8月3日 , 陕西疾控就曾发布了关于“生奶不能喝”的相关文章 , 文章表明近期该省已经出现了多起由于喝未经过消毒的生牛羊奶而引起的布鲁氏菌感染病例 。
如今 , 图“新鲜”的人不在少数 , 许多人认为现挤出来的奶更原生态、更绿色 , 喝着更放心 。 事实真的如大家想得这样吗?布病究竟是种什么病?
布病拖成慢性病可致残
布病是由布鲁氏菌侵犯机体后引发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 。 天津市南开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和感染管理科主任徐桐柏介绍 , 布鲁氏菌主要存在于牛、羊、猪等家畜和野生动物中 , 人接触后亦可被感染 。 虽然人类普遍易感 , 但一般情况下 , 并不会人传人 。
“布病一个最明显的症状就是不明原因的持续发热(包括低热) , 同时伴有夜间盗汗、肌肉和关节酸疼、乏力倦怠、体重降低等症状 。 ”徐桐柏介绍 , 而且发热会持续很多天甚至数周 , 症状不加重也不减轻 。 虽然吃退烧药有效 , 但是药效一过 , 体温又会升高 。 它可致患者全身乏力而降低劳动能力 , 严重的甚至丧失劳动能力 , 所以布病又被称为“懒汉病” 。
“布鲁氏菌感染比较特殊 , 属于胞内菌感染 , 进入人体内后被白细胞吞噬并在白细胞内繁殖 , 随白细胞造成血流感染 , 因此早期影像学检查没有明显病灶 , 很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 。 ”徐桐柏表示 , “当出现不明原因持续发热 , 又有动物接触史或曾饮用过生鲜牛羊乳 , 一定要告知医生 , 并通过验血进行细菌培养和血清学检查进行确诊 。 ”
“早期布病的治疗比较容易 , 目前已有对症治疗的特效药 , 虽疗程比较长 , 但可以基本治愈 。 ”徐桐柏提醒 , 如果布病长时间得不到对症治疗 , 虽不易造成死亡 , 但病菌就会进入器官 , 转为难以治愈的慢性病甚至致残 。 比如最常见的是病菌进入血液循环丰富的脊椎骨 , 造成骨髓炎使骨头变形 , 导致劳动能力丧失;病菌进入生殖系统 , 造成男性患睾丸附睾炎 , 从而造成不育 。
食物和接触是感染的两大途径
在我国 , 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为牛、羊、猪3种牲畜 , 其中以羊型布鲁氏菌对人体的传播性最强 , 致病率最高 , 危害最为严重 。 那么这些在动物身上的病菌是如何感染给人的?
“首先是‘病从口入’ , 布鲁氏菌由没有灭菌处理的动物产品(如乳制品)进入人体 , 导致感染 。 ”徐桐柏介绍 , 在临床上有时候医生也很疑惑 , 按理说一般人特别是城市里的人 , 不会接触到各种牲畜 , 感染布鲁氏菌的机会不多 。 但由于盲目追求原生态、鲜嫩的口感等 , 人们饮用未经消毒或消毒不完全的生羊奶、生牛奶 , 食用未熟的羊肉、牛肉 , 甚至品尝各种奇怪的野味 , 就有可能中招 。 此外卫生不达标 , 厨具生熟菜板混用 , 也会造成食物被病菌污染 。
其次是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接触也会造成感染 。 “这种感染途径主要来自职业接触 , 特别是从事牛羊养殖的牧民等 。 ”徐桐柏解释 , 在被病菌感染的牲畜的组织、血、尿、阴道分泌物、流产物尤其胎盘中 , 都含有大量布鲁氏菌 。 人在对牲畜进行屠宰、接生、挤奶等操作时 , 如果正好皮肤有破损又未戴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 病菌就会经由破损皮肤或者黏膜(包括眼结膜)进入到人体内 。
虽然在温和条件下 , 布鲁氏菌可在皮毛、水中和干燥的土壤中存活数周至数月 。 但它对高温、高湿和光照的耐受性并不强 。 100摄氏度的干热条件下 , 7—9分钟即可将其杀灭 , 80摄氏度的湿热条件下杀菌只需6分钟左右 , 它在直射阳光下最长也活不过4小时 。
“所以对一般人来说 , 预防布病还是很容易的 。 ”徐桐柏建议 , 最好购买成品牛羊奶 , 奶源可靠 , 消毒杀菌等处理也更专业;生熟案板要分开 , 以免熟食被生肉上的细菌污染 , 肉类必须充分煮熟;不要购买来路不明的肉 , 不要食用野味;不近距离亲密接触动物 , 接触后要注意卫生 , 勤洗手 。
- 科技日报|塑料微粒影响几何?人类认知仍不足
- 梦幻西游|梦幻西游:159级个性大唐,为了追求穿刺宁愿放弃特技,值得吗?
- 科技春晚过后,本周一样热闹 | 买微力新鲜报
- 新鲜滴趣事|但因需满足这些条件,没人愿意去,?在这个国家捡垃圾半年赚80万
- 新鲜滴趣事|为何却被人称为是海洋坟地?,?世界最清澈的海域:透明度高达72米
- 科技日报微信公号|新冠疫苗何时能放心打?三期临床试验有多重要?
- 新鲜滴趣事|曾因此从地图上消失,日本著名“兔岛”:背后竟有一段“黑历史”
- 健康尊享,营养启航,光明随心订携手天猫定义新鲜生活方式
- 科技日报|保障粮食安全,离不开大国粮仓的科技范儿
- 科技日报|气候报告首次揭示全球洪涝脆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