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从一棵树到一片\海\ ‖来自塞罕坝林场的‘绿色奇迹’


塞罕坝|从一棵树到一片\海\ ‖来自塞罕坝林场的‘绿色奇迹’
文章图片
塞罕坝|从一棵树到一片\海\ ‖来自塞罕坝林场的‘绿色奇迹’
嗨 , 你好听过闻名世界的‘绿色奇迹’-塞罕坝林场的故事吗?下面给你们讲讲吧 。
01
老杨与‘绿色奇迹’
老杨这个人 , 最早是我从父辈口中听到的 。 父亲说 , 老杨所处的年代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偏远贫困地区的剧变 , 和老杨的故事一起讲述的还有塞罕坝林场55年浸透了艰辛和血泪的‘绿色奇迹’ 。
02
一片美丽的绿景开始消失那是一段催人断肠的血泪时光 。
“塞罕\"是蒙语 , 意为\"美丽\" 。 这里曾经作为皇帝的狩猎场 , 草林间动物栖息 。 在老杨年幼时 , 这里还是一片山清水秀 , 风景迷人的绿色草场 , 但是好风景养活不了日益剧增的百姓 。
生存危机下 , 开垦山林 , 放牧牛羊 , 给这片土地带来沉重的打击 。
没有人记得这里也曾水草鲜美 , 烟波浩渺 。 生存环境每况愈下 , 这里留下的只有漫天的滚滚黄沙和人们迁移时的阵阵叹息 。
没有什么比搬离从小到大生存的故土更令人绝望的事 , 老杨已经年迈了 , 伏在黄土地上老泪纵横 , 任凭别人怎么劝他 , 他都执意不离开 。
“家人都抛弃的话 , 那就真的没有人能再救它了 。 ”
他一直想挽救这片土地 。
此时正值20世纪50年代 , 漫天黄沙在空中盘旋成龙卷 , 摧残着这片寸草不生的土地 , 不仅如此 , 它还席卷到了更远的地方——千里之外的北京 。
席卷北京的粒粒黄沙 , 使首都的情况也日益恶劣 , 而这一切的源头正是距京约有180千米的浑善达克沙地 , 这片沙地正属于塞罕坝!
03
老杨等待多时的‘希望’
后来 , 老杨等来了他的希望 , 20世纪60年代初 , 国家拉开了在塞罕坝的风沙保卫战 。
常年的风沙侵蚀 , 遭到严重破坏的裸露土地 , 防治又岂是一朝一夕?在这防治的背后 , 不仅仅是大量资金的投入 , 更需要科学精确的规划与部署 , 更需要大量时间的监测和精心投入 。
老杨看到风尘仆仆赶来的科研人员 , 老泪纵横 , 颤抖着恳求他们挽救这片土地 , 说着就要跪下 。 带头的林场受任党委书记赶忙扶起老杨 , 看着这里唯一坚守的人和这片风沙肆虐的土地 , 心中五味杂陈 。
他们不能放弃 , 他们知道 , 他们的到来是这片土地最后的希望了 。
他没有犹豫 , 二话不说带着科研人员和家人毅然上山 , 像是决不罢休的坚定誓言 。
04
一片绿林的开端在荒漠上种树 , 这是他们首先要攻克的第一步 , 绿色能存活 , 就有了希望 。
塞罕坝温差极大 , 早晚寒风料峭 , 冷入骨髓 。 中午烈焰似灼 。 林场精心挑选了60多名员工 , 包括毛遂自荐的老杨分别由专业的领导带队 , 挺近荒山区植树造林 , 培育耐风沙耐旱的适合树种 。
种树不难 , 难的是把树种活 , 柳树种死了就换杨树种 , 换杨树死了 , 就换其它的树种 , 迎风坡活不成就换背风坡 , 一棵死了 , 再种两颗......
所有人扎着帐篷吃住在山上 , 每天挥汗如雨 , 晚上累到倒头就睡 , 谁也没有怨言 , 看见山坡上缓缓成长的小树苗就连吃窝窝头拌野菜也是香的 。
连续大干了八天 , 山坡上落满了绿影 。 一个月后 , 紧张的局面过去了 , 山坡上冒出了许许多多稚嫩的绿色 , 树苗成活率达到了95.6%!工作人员和老杨笑着抱着 , 看着这片土地流下了泪 。
就这样摸索着 , 3年 , 5年 , 越来越多的人 , 还有原居民听到消息回来帮忙 , 一条郁郁葱葱的林带初具规模 , 在其它土地上 , 村民开始尝试种土豆 , 茄子等蔬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