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生鲍秀兰|网友:真是无鼓胜有鼓,外孙模仿外婆“打鼓”自信“敲空气”火了

很多父母都会发现自己的孩子天生都是模仿高手 , 他们从很小的时候就会模仿大人做一样的表情动作 , 甚至说一样的话 , 孩子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 , 除了模仿大人 , 也会模仿动画片故事中角色的语言和行为 , 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 , 但是要知道一个孩子的 。 模仿能力虽然展现了自己超过了天赋 , 但是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 , 很有可能让孩子走向歧途 。
儿科医生鲍秀兰|网友:真是无鼓胜有鼓,外孙模仿外婆“打鼓”自信“敲空气”火了
文章图片
因此 , 作为父母 , 不仅要以身作则 , 还要严格的把关孩子接触到的内容 , 以防他们接触到不良的行为而无法正确的认识到 , 所以说在平时孩子的教育中 , 要时时刻刻关注孩子的日常行为 , 防止不良行为在孩子身上发生 , 如果发现不良行为 , 就要及时纠正 , 因为孩子的模仿能力往往是你想象不到的 , 最近微博有这样一条食品 , 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视频聊内容是一位网友上传了一段儿子看 , 外婆打鼓 , 而自己模仿外婆空打的视频 , 视频中的萌娃 , 看着外婆在那里舞狮子的队伍中打鼓 , 于是自然而然地模仿起来 , 虽然手上没鼓 , 但是孩子打鼓的姿势学的有模有样 , 并且打出了有鼓的气质 。
网友看到之后纷纷感叹真实心中有股处处都有股啊?评论却纷纷评论道:
A:秧歌队的传人啊 , 无实物表演 , 太秀了 。
B:果然爷爷奶奶带大的孩子总是多才多艺 , 真的是佩服佩服 。
C:模仿能力真的好强呀 , 这马步扎得比我都稳 , 节奏比我都准 。
儿科医生鲍秀兰|网友:真是无鼓胜有鼓,外孙模仿外婆“打鼓”自信“敲空气”火了
文章图片
孩子在生命的初始阶段 , 是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学习的 , 模仿也是其中的一种 。 玛利亚.蒙台梭利说:孩子每一次的成长 , 都是从模仿大人开始的 。 据科学研究表明:孩子在出生后的最初4个小时内 , 就已经具备了模仿能力 , 他会模仿成人张开嘴、撅起嘴 , 或者是在嘴巴里动舌头 。 不过 , 孩子的这些表现和行为往往不被我们所觉察 。 当孩子到了大约4个月的时候 , 他常常盯着身边人的嘴巴 , 观察嘴唇的动作 , 这激发了他有意识的活动 , 并对语言产生了兴趣 。 大约2个月之后 , 他便能无意识地发出单音节了 。 慢慢地 , 孩子会模仿身边人的表情和日常行为 , 比如 , 妈妈冲着他微笑 , 他也会冲着妈妈微笑 。 再到后来 , 孩子的模仿行为会更富想象力 。
所以当孩子到了三岁左右的时候 , 他们不但会模仿周围人的一举一动 , 还会模仿社会性行为 。 可以说 , 孩子不断地由一个简单的生命状态过渡到一个更高层次的生命状态 , 而这也是他从内心世界走向外部世界的一个最早期的实践过程 。 模仿是儿童对自己身体行为上的一种确认 。 重复产生能力 , 孩子将此动作重复出来 , 形成自己的能力 。 所以身体动作是孩子刚开始模仿的模式 , 后来会发展到抽象事物的模仿 , 比如语言的模仿 , 个人气质特质的模仿 , 风格的模仿等 。
儿科医生鲍秀兰|网友:真是无鼓胜有鼓,外孙模仿外婆“打鼓”自信“敲空气”火了
文章图片
模仿是孩子进行学习的第一步 , 通过模仿某个行为举止 , 进行自我创造 , 孩子快速、有效地学会了一系列的技能和本领 。 然而 , 很多父母并不明白孩子为什么会重复那些毫无意义的语言、表情、动作、行为等 , 便对孩子横加干涉 。 殊不知 , 这种做法恰恰破坏了孩子模仿敏感期的正常发展 , 阻碍了孩子认知和智能的发展 。
当孩子无法顺利度过模仿敏感期的时候 , 他的模仿行为就会滞后 , 可能会到五六岁的时候才出现 。 这也正是为什么有的孩子到了五六岁的时候才开始模仿周围人行为举止的原因 。 所以 , 我们要尽可能地放慢生活的节奏 , 给孩子充分的成长空间 , 满足他模仿的内心需要 , 使他平稳地度过模仿敏感期 。 同时要鼓励孩子的良好模仿行为 , 漠视他的不良模仿 , 有意识地引导孩子的模仿行为 。 孩子从牙牙学语 , 到行为举止 , 都离不开模仿 。 模仿是孩子最先获得知识、认识世界 , 并逐渐形成自我意识的一种有效手段和途径 。 所以 , 我们应该理解、保护孩子的这种学习权利 , 而不要打击和限制他 。